…………
随着焦急的声音响起,殿内众人连忙闻声看去。
只见此刻在大殿的角落处,还有着二十几个身前未曾摆上酒席的人。
他们这二十几人,正是如今仅存的没有加入明镇马屁大军,而是忠于先帝的官员。
虽说他们也不曾支持明珏,但却也是在踏踏实实的为了大明在做事。
说句实话,大明如今还没有完全垮下来。
这二十多人的功劳不可谓不深。
同时,这也是孙太后荼毒整个朝廷,但却迟迟没对这些人下手的原因之一。
毕竟,再如何荼毒,最终也还是要留下些人来做事的。
而此刻的出声之人,正是其中的一名禁军统领,林琛!
看到林琛的迈步走出,明镇眼中立马露出了毫不掩饰的厌恶。
就是这帮老家伙,不给他拍马屁也就算了。
还总是反对他做事。
如果这林琛不是大明仅剩下的二十几名神通境强者之一。
他早就找个理由把他给杀了。
直至眼神泄愤了良久后。
明镇才不耐烦的说道:“你又有什么不可啊?本皇警告你!外邦使者面前,你要是敢胡说,别怪本皇对你不客气!”
面对明镇这白痴厌恶的眼神,林琛虽然心中也是不喜。
但他知道,此刻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连忙收拾了一下自身情绪后,躬身向明镇解释道:“回禀陛下,塞外土地乃是我等祖辈用鲜血换来的,岂能这般予人?”
“再者,二位使者口口声声说是求和,可这自古以来,岂有求和者得地!得人!得财的道理啊?”
林琛的这话一出,顿时在朝堂上引起了共鸣。
即使是那些忠于明镇的马屁百官们,都不自觉的点了点头。
认为他说这话说的有道理。
就连龙椅上的明镇,都不禁在此刻皱了下眉头。
什么祖祖辈辈换来的土地什么的,他倒是丝毫不在乎。
他在乎的是后一句,求和者得地得人,这要是传出去,貌似很是没面子的事情啊。
眼见明镇表情上的变化,两个使者眼中也浮现出一丝不安。
这次要是没忽悠成功,那就还得要拖到下次了。
他们可不想再千里迢迢跑来这儿给个白痴拍马屁了。
不久后,托木使眼中灵光闪过。
谄笑着再度开口:“回禀大皇帝陛下,这位大人此言差矣,自古以来,当然没有求和者一方得利的道理,我瓦剌部族此次求和之行亦是如此。”
“请陛下细想,塞外一片苦寒之地,大明朝廷每每前往,总是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就这样的一块地方,分明就是大明的一块累赘!一个毒瘤!”
“再说塞外的那些百姓,他们本就是些贱民和奴隶的后代,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在给大明王朝抹黑!这样的人,大皇帝陛下您说他们配留在大明吗?配当大皇帝陛下您的子民吗?”
“至于这最后的得财嘛…完全是无稽之谈,这一点大皇帝陛下您应该最清楚,就塞外那等贫瘠不堪的地方,哪里还有什么财可得的嘛?”
“综上所述,我瓦剌此次求和,完全是出于被大皇帝陛下的天威所折服,甘愿为大皇帝陛下您分忧!还请大皇帝陛下恩准!”
“嗯嗯,所说不错!这些都是本皇所了解的情况,塞外的确是一块累赘。”龙椅上,明镇对托木使的马屁表示很是满意。
紧接着,他又将目光转向了堂下的林琛。
“林琛,你都听见了吗?现在还有何话可说?”
见状,堂下的林琛显得愈发焦急。
他何尝看不出来,这白痴明镇显然是又被忽悠住了。
“回禀陛下!臣听见了,这二位使者简直居心叵测!塞外环境虽是稍差一些,但也完全算不上贫瘠!”
“而塞外那数百万大明百姓中,虽然的确有些人是被问罪发配的,但那仅仅只是极少数的,其中更大一部分人,皆是我大明功勋之后啊!”
“至于财!整个塞外是我大明数百万铁骑畜养军马之地,若是没了塞外,不出数年,我大明铁骑将不战而溃!可见二位使者此番前来用心之歹毒!臣申请立刻将他二人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