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亲历历史!(2 / 2)

“大明江山,就是被这群腌宦搞得民不聊生!”

“神宗、熹宗正是被这群太监蒙在鼓里,沉溺在欢娱之中!”

砰的一声,身处在皇位上的崇祯帝勃然大怒,厉声大喝!

他等着一天,已经七年了!

这七年里,他时刻都在与腌宦斗智斗勇,时刻都在想着铲除腌宦!

七年时间,崇祯也不过是二十五岁而已。

然而此时他的头发中,已经夹杂了将近一半的白发,脸上的皱纹密布。

这哪里像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

可见,这七年里面崇祯活的有多么的艰辛!

但是在这一刻,崇祯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他相信以自己的勤奋,加上一举铲除腌宦,大明的江山一定会好起来!

一扫前朝的各种弊病,列祖列宗的功业在他的手中中兴!

此刻的崇祯眼中,有怒火,更有对未来的期盼!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陆巡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又是一声叹息。

他知道,崇祯即便是铲除了魏忠贤等所有腌宦,也是无济于事。

大明王朝的病,实在是太重了!

仅仅杀一个大太监,对于整个国家机器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魏忠贤死后,崇祯为之前的大臣们平冤昭雪。

朝堂上看似是政通人和,其实从侧面加剧了文官集团的气焰,让今后的崇祯受到了很大的牵制!

崇祯与现在面前这些‘忠臣’们,之后的关系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为诡异尴尬的时期。

君臣相互仇视、相互依存、相互利用。

今后的日子里,崇祯除了镇压农民起义军、后金野猪皮之外,更多的精力就是与文官集团斗智斗勇,疲惫不堪!

眼前的一切渐渐远去。

历史的车轮永远不会停下。

陆巡脚步微动,一路上见证了李自成数次大难不死、袁崇焕兵败宁锦防线、李自成攻破京都、一片石吴三桂大战……

大明王朝走向衰亡的路上,崇祯曾拼尽全力想要阻止,甚至拖延哪怕一天!

但也无济于事,他不是圣人,犯过很多的错误。

最终画面停止,叶开站在虚空中看着火光冲天的京都,闯王的军队已经进城了。

皇宫之中,明思宗崇祯帝看着满目疮痍的北平城,泪流满面!

继位十七年来,他每日宵衣旰食,为了振兴大明而不顾一切的奋斗!

他热爱大明的每一个百姓,然而天不遂人愿,十七年来天灾瘟疫频频爆发!

《汉南续郡志》记,“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江南在崇祯十三年遭大水,崇祯十四年有旱蝗并灾,十五年持续发生旱灾和流行大疫。

旱灾瘟疫频频爆发,十室九空,有些百姓之家甚至绝户!

这也是百姓们揭竿而起,反抗大明统治的重要原因!

然而平心而论,天降灾难,能把过错算到崇祯帝的头上吗?!

为此,崇祯帝曾痛哭流涕不能自已,七下罪己诏祈求上天宽恕万民,将所有过错一人承担!

李自成率领农民军反叛大明,无休无止。

即便是这样,崇祯帝仍然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对抗满清外敌之上!

宁锦防线,消耗了大明巨量的国力。

让大明无力镇压农民起义军,否则崇祯怎么会被逼到亡国?

“陛下一生为国,虽败犹荣!”

陆巡亲眼目睹了崇祯帝的一生,这样的冲击远远不是书上几行字可以带来的!

此刻,他已经是泪流满面!

残阳西下,无尽悲凉!

煤山上一棵歪脖子树下,崇祯帝泪流满面,问边上的太监王承恩:

“朕……是个昏君吗?”

【新书开张,跪求各位好哥哥们给小弟支持一些鲜花、评价票,小弟先给好哥哥们磕上几个……砰!砰!砰!新书期间,鲜花、评价票还有打赏等数据,就是小弟一切动力的来源!只要有数据,小弟可以一天无限加更!踩着红牛箱子爆更!泡在咖啡池里面码字!求求好哥哥们了!砰!砰!砰!】

最新小说: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穿越战国成白起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满朝文武都在帮我宫斗 探花 战国之军师崛起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城南政北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南城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