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闹出三个作者来了,这让自己在文武百官面前,怎么解释?
如果,只是一个孩子抄抄也就算了,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装作不知道,事后再想办法补偿小七。
可现在,怎么解释?
而这个时候,虞世南哪管你这么多,急着分享这篇奇文,当即道:
“陛下,臣斗胆,和诸位臣工分享了!”
“《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父母命,行勿懒...”
虞世南在那摇头晃脑的背诵,一脸的痴迷。
很快,文臣们听出来了,果然是绝妙好文。
这篇文章,通俗易懂,道理深入浅出,将孔老夫子的主张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篇文章,用来给孩儿启蒙是再好不过了。
大家不难想象,将这篇文章推行天下之后,大唐呃子民教化问题,将会出现质的改变。
文章背完整了,群臣如梦方醒。
虞世南继续奏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我大唐出了文曲星啊!”
“恭喜陛下,我大唐出了文曲星啊!”
“恭喜陛下...”
孔颖达他们立即跟进,毫不示弱。
文曲星?
这明明是我得到的!
他们认为,这件事必须搞清楚了,一篇足以千古流芳的文章,无论是作者还是作者的老师,都会在历史上留名。
文人在乎什么?
是名声!
李二恶狠狠的看了一眼李承乾,玩,玩大了吧?
这下,老子都不知道怎么收场了!
李二那个气啊...
现在,下面的大儒只差开口问了,到底是谁做得文章。
文曲星到底是谁,总不能是三个吧?
不过,李二也有欣慰的地方。
虞世南说的没错,这篇文章教化万民,是最好不过了。
教育问题,一向是李二以及大唐都很看重的。
这篇文章的问世,将会极大的推进大唐的启蒙教育。
但是...
印书的话,总需要写个作者吧?
总不能些李承乾、李泰、李丽质三个名字啊!
在李二头疼万分的时候,事情继续发酵变化了。
虞世南接着道:
“陛下,这篇文章只有一半,恳请让太子将剩下的一半写出来,好让我等拜读!”
“没错陛下,让魏王写出来,我等好拜读!”
“兹事体大,臣恳请将长乐公主宣上殿...”
李二一听,当场就像掀龙案了。
这事儿没法圆了,后面还有一半,怎么搞?
你们抄,就不能抄一个完整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