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汉帝刘宏正式下诏:“任命曹操为廷尉,刘浚为廷尉左监代理廷尉正!负责清查各地要案、悬案以及检察京师百官,必要时,廷尉可以联合司隶校尉府联合行动。”
而担任司隶校尉的袁绍被这新政令弄得一愣一愣,暗自吐槽,老子上过战场还花了些财物才拿下这司隶校尉之职,他刘浚是皇亲也就算了!可他曹阿瞒凭什么就当上廷尉了,他有什么呀。
为此,袁绍还去大将军府跟何进吐槽了一番。
此时,群臣只是想到了当年曹操任北部尉时,那五色大棒厉害,还没有知道刘浚的雁翎刀不但能杀胡虏,也能砍贪官污吏。
而更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廷尉府要审的居然是前司徒事从王允,而且还是继任司徒的大热人选。
而廷尉府正是在司徒府的管辖之中。
这其中的透漏着一丝不良,在京的官员都有一种隐隐的危机感。
事情是这样的,王允担任豫州刺史时,收复十万黄巾。威震朝纲,而又在黄巾军中收缴了内廷张让等人联络黄巾的罪证。为此再次爆发了外臣集团对宦官集团的斗争,然而王允完败,还被下了大于大狱,几经折腾,我们的王大人以及两进大狱,而每次出来都能再进一步。这不前段时间,王允刚刚被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前司徒杨赐(去岁冬,病逝)齐名向刘宏保奏,保下一命。本来计划到地方上去,又逢刘浚上表迁坟之事。
王允表示一定要见一见守护他家乡的侯爷再走。结果,在渔轮的压力下,王大人已经成为下任司徒的热门人选。
而晚宴时,张让又见到晋侯和王允聊了很久。
为此,张让决定先下手为强,便在昨夜已经派人将结束宴会后返家的王允在半道上给截胡了,直接给押进了廷尉大牢。
也相当于给新任廷尉府官员一个见面礼。
只是令张让没有想到的是,廷尉里的两个主都非常人。
刘浚稍微休息了一下,让刘福领十名亲卫去城外庄园宣誓主权,草草的吃了个早饭带着赵云以及田丰还有一百零名亲卫去廷尉府上任了。
而信任廷尉曹操则早早的在廷尉府外,等候刘浚的到来。
曹操日夜兼程的赶到洛阳,有早早的来到廷尉府,就是为了在这廷尉府外和晋侯叙一叙旧。
不多时,刘浚带着一众人马来到了廷尉府前,刘浚看到曹操站在了廷尉府前。
刘浚心中一紧,卧槽,这是要先过曹老板这关呀。
刘浚下马,对曹操拱手道:“廷尉大人!好早呀。”
曹操面无表情的说道:“左监大人,时候不早了!在踏入这廷尉府之前,操有些问题想要请教晋侯一二,不知道,晋侯可否进一步说话!”
刘浚一看,这来这不善!
刘浚正色道:“廷尉大人,请。”
曹操与刘浚来到了廷尉府外,一座酒楼,上书英雄楼!
刘浚有些无语了!什么意思,大清早的请我喝酒,这可不好哟。
曹仁、赵云等在楼下守卫。
刘浚径直跟着曹操上了二楼,曹操对那店里伙计叫道:“本官征用贵地半刻时间。上一壶上好的青梅酒来。”
刘浚暗自吐槽道,这时准备和我青梅煮酒论英雄么,不,谈工作!
曹操看了看刘浚淡淡说道:“侯爷,请上座!”
刘浚谦逊道:“廷尉大人,请上座。”
“呵,一年多不见倒是少了些戾气,多了几分谦逊。咱也不必多繁文缛节。坐下,陪我喝几杯,咱也好谈一谈过去,说一说现在,在望一望未来。”曹操径直的坐下了,“还站着干嘛,快坐下呀。”
刘浚其实很是不习惯这个时代的跪坐!
暗道,以后府中一定把那些家具换了。
此刻,刘浚只好端坐于曹操对面了,寻思着,这个曹孟德到底要干什么呀!是正面揭露我么。
短暂的寂静过后,曹操率先说道:“侯爷就不好奇,本官为何要侯爷来到此处。”
刘浚淡淡的回道:“大人想说,自然会说!大人不想说,本侯问了,也没有与结果。”
曹操接着问道:“本官就问一句话,当初九百多追兵都杀了!为何独独留下本官以其部分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