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三年,月。
凉州大捷,叛军首领北宫伯玉、李文侯等系数被斩。
廷尉左监晋侯到达凉州时,大军已经尽数开进了天水郡秦安县城。
晋侯坐下常山赵子龙以及五十亲卫一战成名,令凉州诸军胆寒。
刘浚借此机会在秦安城对汉军的军纪进行了一次深入人心的整肃。
在刘浚整肃军纪时,朝廷最新的旨意到来了。
太尉张温因指挥失误,罢免太尉之职,由廷尉府押送回京,
另外,朝廷委派皇甫嵩前来继续统领汉军整军收复凉州全境。
破虏将军董卓因功升为凉州刺史,统领西凉军配合皇甫嵩部收复凉州全境。
军司马孙坚因战功升为长沙太守,以扫荡区星叛乱。
这让刘浚很无奈,孙坚的部队还没有完全整肃完毕就要开拔了。。。
董卓的西凉军也要开拔去冀县。。。
这让刘浚很蛋疼,朝廷的北军部队,军队军纪相对较好,让刘浚在秦安城很是无趣。
皇甫嵩还在路上,
孙坚已经离开了,
董卓也麻溜的开拔了,
刘浚看着只剩下二万多人的朝廷北军。
目前北军最高将领是荡寇将军周慎,校尉盖勋,当然还有几个刘浚的熟人,鲍鸿、曲义还有一个潘凤。。。
当然,从爵位上来说,刘浚实际上成为了秦安县最高领导者了,在皇甫嵩没有带来之前。
就在刘浚惆怅时,凉州地区叛军控制区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随着羌族北宫伯玉等人的死亡,一些杂胡以及小月氏等部落也逐渐离开了叛军队伍。
韩遂、马腾等人逐渐取得了叛军指挥权,当然为了避免麻烦,他们推举了狄道人王国为新的首领。
中平三年,月底。
刘浚还没有等来皇甫嵩老将军,却等来了三十万叛军。
那日,刘浚刚刚起床,赵云就从外面急冲冲的赶了过来说道:“不好了,不好了!围城了。”
刘浚淡定的对赵云说道:“要学会淡定!世间之事无外乎名利二字。懂了吗,我的子龙!”
刘浚继续说道:“子龙速去查看一二,具体情况。。。”
不一会儿,赵云又回来说道:“主公,敌人来了两个人!”
“啥玩意,来投降的!走,出去看看。”
来到西城楼上,众将纷纷向刘浚作揖。
刘浚看着眼前黑压压的一片,对赵云说道:“子龙!这就是你说的两人。。。”
赵云认真的说道:“这一片叫名,那一片叫利!”
“呃!豪气盖天呀。”刘浚又转身对身边的北军将校们说道,“诸位将军可有破敌之策呀。”
周慎拱手道:“请晋侯定夺。。。”
刘浚又问了问一旁的鲍鸿道:“鲍校尉,你看有什么好的办法呀。”
鲍鸿躬身道:“晋侯神勇无敌,能破三十万胡虏铁骑,当然也能破这三十万叛、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