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城
初平元年(年),春。
刘浚带着红巾军主力,回到了太原郡。
与张懿、赵风、窦青等沟通了,日后雁门防御事宜。同时,与赵风沟通了冀州、司吏等地武装工作队的事宜。
又与王喆沟通了书院的建设以及印刷术的最新进展。
王喆、张懿激动地说道:“主公,目前我等已经抄书一千余卷。目前河东卫氏、司马氏等都已将族中藏书运送到此。”
刘浚想了想说道:“好,你们辛苦了!那个另外,你们准备准备,把藏书转运长安吧。你们马上也把工作迁到长安去吧。”
“主公!”
“我也是为了防止意外,到了长安后,立刻开始筹备大汉书院,本王要建一座包容诸子百家学说的书院。”
“主公,这个应该。。。”
“你们还指望洛阳么!我们的大地草原上的拓跋,他说了什么,他要让朝廷封他为代王。听他的语气,应该是和咱大汉某位王公大臣勾搭上了。草原为何有可以媲美我军的利刃,我想,不用我多说了吧!”
“对了,让你们迁到长安去搞,是为了方便天下士人西入长安。至于这里本王亲自坐镇三年!”
“主公!”
“本王要把晋阳城铸造成一座北方壁垒,草原文明南下的屏障!你们可能会说为何不在雁门关外打,那本王告诉你们,这里是第三道防线。若是草原大军真的兵临晋阳城下,那华夏危咦。”
“那长安!”
赵风起身道:“主公!属下恳请留在您身边。”
刘浚想了想道:“好!赵风、文和、仲道、德衡留下,其他人准备准备迁往长安。另外,去了长安后,政事你等几人协商,不决者由元皓确定,军事训练方面由各营主官以及郭太、李岐、子龙等决断,如有大事遣人报于我处即可!”
卫仲道起身说道:“主公,卫家愿与主公共赴疆场。”
“哈哈哈!没有那么严重,你这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本王希望你们日后逐渐改变宗族概念,将其升华到民族的高度上去。。。”
“不怕和你们讲,本王前次昏迷!有幸再见玄门大德,不日将会有诸子百家典籍重现于世。我大汉能不能完成这次升华,就拜托诸位了。”
张懿、贾诩、卫仲道、王喆、窦青、赵风、马均、华佗等人齐声道:“主公!我等万死不辞。”
“哈哈,传道于天下,不用万死。”
“都起来吧。。。”
初平元年,二月初二。
长安!
在田丰、赵云、郭太、张懿、王喆、窦青、张济、华佗等人注目下,大汉长河书院正式成立!
同时向大汉各州发布招生文书。。。
京师洛阳
太师董卓拿着长河书院的招生文书,匆匆的赶往了皇宫。
董卓淡淡说道:“陛下,不知秦王此是何意。”
汉帝刘协看了看那招生文书上写道,天下汉民皆可入院学习,在这里你可以学习。。。
刘协不可思议道:“太师,皇叔难道是要废除,大汉武帝以来的独尊儒术之根本么。”
董卓不屑道:“对了,陛下!您的另一位皇叔,刘备刘玄德已经平定了荆州的宗贼之乱,您看是表他为荆州刺史还是荆州牧呢。”
刘协无奈道:“太师,你看着办吧!刘备既然这么能打,给他一个左将军的称号吧。”
董卓应声道:“陛下!这似乎不太和规矩呀。。。”
“规矩!他袁本初越过州牧,串通朝臣让朕给那个什么夷狄拓跋什么的上代王尊号,说是他会帮大汉彻底解决乌桓之祸。你们谈过规矩吗。”
董卓很无奈,毕竟那事他也收了不少好处。冀州黑土生意的一层,以及走私利润的一层。
按照董胖子的意思,打大半辈子仗不就是为了这些么。如今,不用动兵就有那么大的收益,何乐而不为呢。这小皇帝,还是稚嫩呀!不过他的两个皇叔手段都不赖呀,一个以文向整个体系宣战,一个以武力短短一年时间便平定了荆州全境。
各州郡拿到书院招生的文书,大都不屑一顾!但也有一些诸侯给足了秦王面子。
青州牧曹操,派出了他的学子天团(含曹昂、曹丕);
乌程侯孙坚,派出了他的嫡系子弟(含孙策、孙静);
新任左将军、荆州刺史刘备派出了他的天团(含关平、庞统);
幽州牧刘虞派出了他的儿子刘和;
奋武将军、蓟侯公孙瓒派出了他的儿子公孙续;
在晋阳城的刘浚看了看各地的回复,洒然一笑。
刘浚一人矗立在晋阳城头,看着正在施工扩建的晋阳城。
感叹道,大汉天下,诸侯强者如云,真正能看清这个世界的又有几人!真正能知道草原危害的又有几人。
此时,坐落在长安城外,秦岭之侧的长河书院已经正式开学了!
一百名!仅仅只有一百名!
此刻,赵云正在带着长河书院第一批学生做体能训练。
远在晋阳的刘浚对身边的赵风说道:“任重而道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先贤不曾欺我。我们一起努力吧。”
赵风拱手道:“主公,潜伏在京师人员汇报,近日太师府与冀州加强了联系。而冀州分部汇报,东部草原部族已经通过幽州牧刘虞成功的拿到了朝廷的封赏,而,而高柳那位真的变成了代王,而且听说,准备奏请朝廷以宗室女妻之,并请赐姓。”
“卧槽!怎么可以这么无耻。。。”
“主公,还有更无耻的。。。”
“还有什么不好的消息一并说了吧。”
“袁氏,袁氏在与草原做走私生意,盐、铁、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