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次日中午,张道真赶回龙虎山。
大弟子张之冀侍候过午膳后,他便一头扎进了敕书阁。
敕书阁也叫藏经楼。
是明朝嘉靖年间兴建的。
面阔五间三层,内藏历代皇帝的诏书、道教经典、命理、风水、相术、医书等典籍。
其中,风水秘籍包涵各门各派。
诸如形势派风水祖师,唐代杨筠松所著的《撼龙经》;理气派风水圣典《催官篇》,形法派风水《雪心赋》.....还有专著形势山龙的《博山篇》、专著形势水龙的《水龙经》等等,虽称不上浩如烟海,但也足够一般人穷尽一生学习。
前张道真对这些研究的不多。
博览,却不精。
今日张道真便要萃取所有秘籍的精华,来完善自己的【磁场风水术】。
电磁力。
自然的四大基本力之一。
倘若能够掌握。
那么所获的力量是超乎想象的。
举手投足间,移山填海,更改世界乃至天体的风水格局,都不是难事。
张道真凝神静气,抽出第一本书籍翻看起来。
超级大脑运转,他阅读的速度堪称恐怖。
仿佛一台机器,将所有内容高速录入,一本接一本.....
打扫藏经楼的一名小道士暗自称奇。
心忖老天师这么翻看,能看出什么来呀?
没到一个时辰。
大弟子张之冀便找了过来。
“舟车劳顿一天,连觉都没睡就跑过来看书,师父这是在干什么.....”
嘀咕着,他走上二楼找到张道真。
走到面前,还未开口,张道真就淡淡说道:
“下去,我没出去前,不要再进来。”
“......”
多年积威使然。
四十多岁的张之冀也不敢再说什么。
站了几秒,闭上嘴有些无语的遵从师命退下了。
他看不见,张道真周身的磁场在不断变化。
电流运转,由一个粗糙的‘毛线团’,细密交织成真正的球形‘网络’。
每一个点与点的交流。
都是一部部风水典籍精华的融会贯通,在成千上万次的推演,模拟、试错中而形成的。
而这无数个‘点’,又继续融合,最终凝练成【磁场风水术】。
即便是前身穷尽一生。
也不可能达到这一点。
......
......
来到书架末尾,阅读完最后一本书。
张道真缓缓闭上双眼。
周身的虚实光子云散去。
球形磁场网络也随之内敛消失。
“磁场风水术,更上一层楼。”
“我对磁场的感应力也越发强了。”
“整个龙虎山的磁场我都能感应到。”
张道真在心里喃喃自语。
天师府历史上搬迁过三次。
最终是主领三山符箓,掌江南道教事的第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找到了‘七星聚灵’的风水格局,位置才彻底奠定下来。
阳明、阴精、禄存、玄冥、丹元、度厄、天关这七星,对应天师府大门前的七颗巨树。
此刻在张道真的感应下。
这七颗大树磁场便如天上星辰一般耀眼。
而且,这里四面环山,藏风聚气。
前有天门山,后有西华山、左边象山、右圣井山;中间如聚宝盆,堪称绝佳的风水宝地,再有天然的七星风水阵,这里的风水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的完美。
这也是天师府能传承至今的原因之一。
不过,张道真细细感应一番,发现一些问题!
龙虎山的靠山不稳了.....
也就是背后西华山,出现了一个缺口。天师府的‘气’,在从这里慢慢泄去。
若是任其流泻,那这个风水宝地的效果必然减半。
也就是俗话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