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
中科院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夏忠明拿着刘星画的简笔画找到了这里的所长,也是他的学生王中林。
王中林岁,
中科院院士,
研究方向跟纳米发电机相同也不相同。
相同的是,他也在搞纳米发电。
不同的是,他没有想到摩擦起电这个最简单,最直白的方法。
十三年来,
他花掉了亿元的经费,
一直在摸索,
始终确定不了方向。
更谈不上突破和成品。
当夏忠明教授将简笔画递给他的时候,他先是狐疑,
然后肯定,
最后大叫道:
“天才,
真的是个天才!”
“老师,他是哪个学校的?
谁的学生?
这样的天才我们中科院要了!”
夏忠明想起刘星在火车站的表现,摇了摇头。
“他叫刘星,
我怀疑这是个假名字。
至于毕业学校,
学术传承,他一概不提。
他拿了钱就跑了。”
“怎么会?怎么会!”
“天底下还有这样傻的人吗?
这可是名利双收的项目啊!”
王中林身体每一个细胞都想不明白刘星为什么不想出名。
夏忠明看着自己这个学生,眼神里显露出一丝鄙视。
他是个天才,
岁上复旦,
一路走到中科院院士的地位。
但是这个人利欲熏心,
为了名和利不择手段。
不过瑕不掩瑜,
他搞技术的确有一套。
年来,纳米发电虽然没有解决,
由此伴生的配套技术却市场化了不少,赚了不少钱。
这也是国家为他投资了亿经费,依然乐此不疲的原因。
人非圣贤,
没有十全十美。
格局上的缺陷并不能用来否定他的成就。
“老师,您能联系他吗?
我想跟他谈谈。”
王中林着急的问道。
“谈什么?”
“仅凭一幅画不能了解全部,我想知道他全部的方案。”
“不用找他了,他已经把全套技术资料给了我们复星公司。
我们正在全球申请专利,
同时也在联系各配套企业进行试生产,
相信不出一年,
成品就会上市。”
一听说刘星交出了全部资料,
而且在申请专利,
王中林眼睛放光。
“老师,这个技术还没有发表过论文吧?
这种造福人类的科技怎么能不让人知道呢。”
知子莫若父,
夏忠明当然知道他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