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神秘的斯诺博士来临之际,我在律所读完了《我的客秋莎》。
我开始思考一些问题,撇去现在外部世界发生的种种奇怪现象。我把自己当成了罗夫斯基亲历战场,把自己代入进了角色。
斯诺博士说,这是马羽写的。尽管笔迹是很像的,可是文风似乎有天翻覆地的变化。
之前读阿摸的《星城》,觉得他的手法还很稚嫩,人物背景的设定,环境的设定,故事的设定,都很突兀。
一个故事一般都要有一个主线,和若干条支线。在《星城》主角只有宇航员风和那条金毛贝塔狗。
主线也只有探索新家园这一个,几乎没什么故事性,另外想要表达的主题也不突出。我正好奇阿摸将要怎么继续下面的情节,却迎来了这一系列事件。
“哦,对了,贝塔狗去哪了。”我在脑子里开始寻找贝塔狗的情节。
在我的想象里,贝塔狗化身成了一个军犬,和罗夫斯基一起去了虎踞岭,或者说那个剑齿虎其实不是一个真的狙击手,而就是军犬贝塔狗。
我放下手机,站在金陵紫云大厦的十五楼,整个主城区尽收眼底,我端着秘书刚刚为我泡好的咖啡抿上一小口。
我看见金陵湖畔的小公园里,有老人,有小孩在公园里活动,大人们晨练,小孩子嬉闹。我想,如果罗夫斯基还活着,那现在一定是一个耄耋老者了,或许他现在正坐在下面,同他的子孙讲那场战役。
我脑子里又有一个疑惑,明明罗夫斯基带了铁幕装备局制造的“客秋莎火箭筒”,但是到了虎踞岭却没见他用上。
那“客秋莎”去哪了,我想罗夫斯基心心念念的客秋莎一定是派上用场了,不然他不会连小说的名字都包含客秋莎,可见客秋莎对于作者的意义多么非凡。
另外,我觉得小说的结尾有些仓促,戈尔乔夫已经是少校了,怎么会因为嫉妒而出卖自己的同志,这不符合小说开头,这个戈尔乔夫开枪射杀胖军官的人物设定。带着这样的疑惑,我想如果我是作者,我一定会设定这样一个结局。
戈尔乔夫缓缓走进密林,在照明弹的照射下,戈尔乔夫的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神情异常憔悴。
“戈尔乔夫”
罗夫斯基在照明弹的亮光下看清了来人的脸。
“你不想救你的老朋友吗,亲爱的北极狼。”猎人在空荡荡的山谷中大喊。
“不要管我,中尉同志,杀了他,为战友们报仇。”戈尔乔夫声嘶力竭地喊着。
罗夫斯基用狙镜瞄准着,四处寻找猎人的踪影。但是狙击枪里已经没有了子弹。
“你们民族可真是硬骨头,戈尔乔夫被我们抓来无论使用什么手段,都不透露军事部署图,荣华富贵和美人送给他都不要,愚蠢至极。不过我们的情报人员也不是吃素的。”
“我绝不背叛我的祖国和人民。”戈尔乔夫激情昂扬地说到。
此时猎人已经摸到了戈尔乔夫的背后,用枪抵着戈尔乔夫的脑袋。
“北极狼中尉,还在定位我吗,我就在你朋友的背后,哦,小心,我的枪口抵着他的脑袋呢。”
“不要管我,中尉,开枪杀了他。”戈尔乔夫吼道。
罗夫斯基的狙击枪早已经没有了子弹,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同志被威胁。
“放了他,我来当你的人质,猎人。”罗夫斯基叫到。
“我才不上你的当呢,狡猾的北极狼。”猎人用眼睛环顾四周,寻找声音的方向。
罗夫斯基正在借助有利地形在山上快速移动。
“中尉,不要管我,开枪,开枪。”戈尔乔夫越发激动,他转过身用手推开枪口,和猎人扭打在一起。
此时,罗夫斯基已经爬到了山的高处,他趴在地上寻找时机。
一声枪响,戈尔乔夫应声倒地。
鲜血从嘴角留下。
在扭打的过程中,猎人开枪杀了戈尔乔夫。
“真是不要命,北极狼同志,快来看看你的同志吧,还剩下最后一口气,还不赶紧来道别一下。”
猎人在密林中移动,等待着照耀弹的照明。
一发照耀弹射向天空,天空瞬间被照射地通明。
在照耀弹的照耀下,猎人终于定位到了北极狼,他就站在自己前方五十米的位置。
北极狼迅速跑到了密林中,肩扛着客秋莎,正对准猎人。
“客秋莎,发射吧。”北极狼大喊道,声音划破长空。
猎人的狙击枪也对准了北极狼。
在照明弹的映照下,他们同时瞄准,同时扣动了扳机。
“砰”的一声,客秋莎的炮弹直直打在猎人的身上,猎人立马被炸得粉碎。
猎人的狙击枪发出的子弹,击穿了北极狼的右肩。火箭弹的爆炸威力正好波及,罗夫斯基被炸出五米开外。
他的身体仿佛被注入了铁水,异常沉重。
他拖着受伤的身躯,艰难的走到戈尔乔夫的身边。
罗夫斯基把戈尔乔夫揽在怀中,戈尔乔夫嘴角不停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