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都市言情 > 三十六奇之青龙伏形 > 第3章 阳和启蛰桃花盛,黄雀大街震飞鹰(三)

第3章 阳和启蛰桃花盛,黄雀大街震飞鹰(三)(1 / 2)

小许凌走在路上,心中的愤慨逐渐转为了哀伤。

“娘,你在哪?我好想你。”

他低头看着挂在脖子上的玄青石符,乔三儿说这是他娘亲的遗物,许凌便一直贴身带在身上。每当他想娘亲时,就会摸摸这枚石符,让他感觉娘亲就在他身边。许凌不奢望和其他孩子一样有娘亲疼爱,但至少能见见娘亲也好啊。

他就这样一路走着,一路想着。不知不觉已经快到了启阳的外城。大路两旁也越发热闹起来。

大梁国南北跨度大,人们以中央的梁都为界,梁都北面叫做北梁,梁都以南则统称南梁。而南梁和北梁从气候、地势再到口音、风俗都不一样。就连百姓唱的民歌都截然不同,北梁人唱起歌来,声遏行云,气吞万里。南梁人则是玲珑剔透,韵味无穷。就好像大梁境内的泰山,北面是凛冽风雪,南面是和煦阳光。

而南梁因为邻接徐夷、南楚、吴越等外族方国。民众之间五方杂处,彼此文化融合。这使得南梁同北梁的风俗差异越来越大。

道路两侧的绿色田野里,头戴斗笠的农夫放下锄头,用麻布擦了擦汗,看着刚刚发芽的幼苗,笑纹从嘴到了眼角。大路上,河洛、巴蜀等各地的商旅们操着大相径庭的口音,熙熙攘攘,正准备投宿货栈。一名独行的冷面剑客,行色匆匆。他头发剃的只有寸余,身上纹着蛇纹。这断发蛇纹的习俗,是越人才有的。不知这位东越剑客要急着去找谁决斗。剑客刚走过去,后面就又是三五成群的夷族猎户,笑声豪迈,准备去启阳售卖自己猎来的皮草。热闹的氛围把小许凌低落的心情冲淡了不少。小孩子嘛,说变脸就变脸,蹦蹦跳跳的跑向启阳外城。

启阳分内城与外城,内城是建城时就有的,由大梁司空府营建,初衷只是为了部署一座囤积粮草器械的中转兵站。后来大梁国君将启阳一带封给了卞氏一族。随着卞家的数代苦心经营,这才让启阳渐渐成为一方重镇。

中大夫卞庄是卞氏现任的家主,启阳城的最高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力。

七年前,卞庄采纳家宰玄文的建议,将启阳扩建,开始营造外城。外城并没有城墙,只是以内城为中心点,向东、南、西建造民居,原本住在内城的平民都搬到了宽敞的外城居住。然后再将武库,粮库,以及冶炼、兵器厂重要建筑都集中迁到了内城。

为了方便外来商队贸易,卞庄在外城建了三个货栈和商行,供商旅囤货易货。又在城南外的南北主直道上,建了一条横贯东西的黄雀大街,将原来分散在内城各行各业的商贩们集中起来,酒肆,肉摊,布铺,日用之物,应有尽有。黄雀大街与南北直道交汇路口处,用苍色石板铺建了一个可容纳上千人的圆形广场,名为开望。沿广场四周,均是当地商贾们开的客栈,酒楼等等……

开望广场上,除了大买卖,也有很多江湖人做着小生意,养家糊口。

江湖,可大可小,可高可低,比起一剑破万法的大侠们。江湖上其实更多的是那些蝇营狗苟,每日为家庭生计奔波的小人物。

走江湖的生意分文武,这文武生意不能挨着,您想想,要是这胸口碎大石的跟算卦的挨着,那来算卦的就听不清说什么了。所以广场南面属阳,是做武生意的,有卖艺的,变戏法的,说书的,唱小曲儿的,吆喝声,叫好声不断。北面属阴,则是做文生意的地方,卖书籍字画的,算卦测字的,游方郎中卖药的等等……

……

……

许凌在开望广场上漫步,一路不停的和人打着招呼。

“哟,刘大伯这么早就出摊儿啦,赢了几盘了?。”

“嚯,四姐今天打扮的这么漂亮,是要去哪表演啊?”

“解阿叔,您这拿手绝活儿能不能教教我,如果失传了,多可惜啊……”

擅跳丸的解如海,可同抛接九球不落。会喷火的流火儿可将火苗吹长四尺,犹如一条火龙摆过去。精通六博戏的刘老头,在启阳罕逢敌手。还有苦练软舞《苏合香》的李四姐,为了保持身材,是一点儿荤腥不沾。总之广场上这些百戏江湖艺人,就没有不认识许凌的。

最新小说: 黑暗动乱到来?不巧我叫顾北玄 封神:开局抢妲己,做空封神榜! 诡异世界:从婴儿开始到长生圣武 仙子是位符师 荡魔十亿年,归来天下无敌! 无敌龙帝 提前登录十亿年,我竟成至高大帝 玄幻:我炼化太阳为丹田! 太清莫生斩情真人 高武:模拟诸天,开局亿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