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马明辉轻咳两声,道:“咳咳!苏主簿天赋绝佳,还能如此勤奋,属下佩服。
那个,咱们还是说说案子吧。
依主簿之见,咱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听到马明辉的话,苏怀也沉思起来。
凡凶杀案,必有动机,过失杀人除外。
以此凶案现场的情况来看,过失致死、激情杀人都不符合此案。
因为这两种情况,死者必然会与凶手发生争执,起码会发生口角。
而发生争执,或者口角,必定惊动巡视的武侯,或者惊动两边坊市的居民。
显然,此案两种情况都不符合。
再联系上此时长安城中流传的谣言来看,此案比定是某一方势力所为。
其动机,便是意图让长安城,或者整个大唐陷入动乱,以达成某种目的。
而且,能够驱使一流以上境界武者的势力,必然不会太小。
由此可以推断,此案必定是王府,或者同等级的势力所为。
至于江湖势力,此时大唐局势刚刚稳定不久,政治环境已经安稳,兵锋也是最盛的时候。
国内的江湖势力没道理,也没理由,在此时出头捋李氏皇族的虎须。
且长安城中的王府,重臣府邸也没有异常,如此看来此案必定是外族所为。
而能够在太平坊,这种武侯卫巡视密集的地方,悄无声息的做下此案,说明凶手对此处武侯巡视的规律,以及更夫路过的时间了如指掌。
而且,以其撤退潜藏的时机来看,必然对太平坊,或者通义坊的情况十分熟悉。
想到此处,苏怀左右环视一圈,发现能够越过坊墙,视线清晰的观察到街道上情况的地方,基本都在阁楼的第二层。
正是这个情况,让苏怀百思不得其解。
因为太平坊和通义坊这个地方非常特殊,就在皇城之外。
按照后世的划分,此处可以说是一环中的内环,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住进来的。
商贾是想都不要想,豪绅住进来也保不住,唯有官员、门阀才能安稳的居住在此处。
官员和门阀之人,没理由做下此案。
而官员、门阀府中的下人,不可能住到二楼的阁楼中。
而凶手也不可能长期,翻到屋顶上观察街面的情况。
因为一两次或许不会被巡视的武侯发现,但是长期的观察,指不定就会被不定期亲自巡查的武侯卫高手察觉。
那么问题来了!
凶手是如何在夜间,长期观察到街面上的情况的呢?
想不通其中关节,苏怀向着通义坊的坊墙走去。
随即脚下轻点,飞身来到坊墙之上。
就在凶案现场不远处,坊墙顶覆盖的瓦块,有一片已经裂开。
苏怀小心的走过去,仔细观察片刻,心中已有计较。
这片瓦块裂口崭新没半点儿青苔,以手擦拭裂口,没有半点儿灰尘,只有偶尔的几粒瓦块碎屑。
显然这是刚刚破裂不久。
这也正好符合了目前的情况,若是这片瓦块碎裂已久,必然会被巡查的坊丁发现,从而替换。
而且因为昨夜大雪,长安城中的大雪巳时末才刚刚化尽,这还是城中,城外的积雪此时可没有完全化去。
因为有较厚的积雪缓冲,凶手逃离时踩踏的这片瓦块才只是裂开,而不是完全粉碎。
确定了凶手逃离潜藏的方位,苏怀飞身下了坊墙。
见苏怀下来,马明辉上前问道:“苏主簿,可是有什么不妥?”
被马明辉打断思绪,苏怀当即开口道,“不妥?大大的不妥!这次若是能抓住凶手,搞不好不止升官发财。
勋位、爵位也有可能到手!
等会儿搜查之时,让大家谨慎一点儿,五人一组,发现异常先不要声张,让本官来应对,凶手的实力不是他们能对付的。”
说完之后,苏怀没有继续搭理马明辉,而是径直向赵朗走去。
赵朗见苏怀向自己走来,于是问道:“苏主簿,可有什么事需要额们武侯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