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
除了少数几个丧心病狂,或者精神分裂症状的皇帝之外。
绝大多数皇帝,无论是杀大臣,打大臣,都是要有足够的理由的,或者说大臣们犯了足够打,足够杀的罪行,才可以打,可以杀的。
比如这次陈桓这次要打这些言官,就给他们扣了一顶“讪君卖直,目无君父”的大帽子。
那殿上的锦衣卫自然不会客气,听了皇帝的命令后,立即两个牛高马大的锦衣卫架起一个跪在地上的大臣,像老鹰捉小鸡一样,拖了出去。
“皇上,这几个言官,虽然有讪君卖直之嫌,但进谏乃职责所在,而且赵理大人年老体衰,再打三十廷杖,万一死于杖下……
恐辱没皇上圣名……”
魏国公岳诚出班启奏。
打廷杖也大有学问,如果皇帝下的命令,是“着实打”,表示皇帝只是想教训他们一顿,并不想要他们的命。
那执行廷杖的锦衣卫,听了“着实打”后,就棍棒挥舞,打得啪啪响,看起来吓人。
但其实只是表面用力,打个四五十杖,也是皮肉伤,不会伤筋动骨,就是一个月下不了床趴着睡而已,死不了人。
如果是“用心打”,那些执刑的人就会下暗劲,只几棍下去,表面没事,但里面会筋骨断裂,抬回去没几天就会死掉。
其实这陈桓说完三十廷杖后,心里就后悔了,虽然他强调了是“着实打”,表示只是教训一顿。
但看到这个赵理,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干瘪老头,虽然说了着实打,但三十杖打下去,屁股肯定皮开肉绽。
这时空可没陈桓穿越过来时的医疗条件,一个箭伤基本上就能要人的命,万一这老头被自己打死了,那岂不是杯具。
演戏蒙蔽李朗而已嘛,这些人虽然迂腐,可都是忠臣呀……
但皇帝毕竟都是“金口玉言”,说都说了三十杖,总不能自己说完又立马改口嘛!
所以岳诚求情后,陈桓立马借坡下驴说:
“既然魏国公替尔等求情,那就减半,着实打十五廷杖……
此事不必再议,朕在上林围场巡游期间,朝廷一应大小事务,由丞相、太师、韩国公李朗李大人处理……”
陈桓在文武百官面前,宣布旨意后,突然朝李朗招招手,用比较小声的声音说:
“李爱卿,你过来一下,朕问你点私事……”
(新人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打赏,求评论,打赏一次加更一章!
保底三更,打赏就加更,十万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