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覆秦从计划开始 > 第六百三十二章未来是你们的

第六百三十二章未来是你们的(1 / 2)

曾经的事不谈。

只谈现在。

孔鲋如今已在大秦学宫任职,而且颇有改头换面的意思。

不管之前种种经历,有一说一,他对学子们的想法,依旧不甚理解。

这跟他的经历无关,只是跟年纪有关系。

毕竟孔鲋已经是年近古稀之人,他不理解现在年轻人的想法,也很正常。

在孔鲋眼中,赵昆是君父,是这个庞大帝国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但在年轻的学子们眼中,赵昆除了帝王这一层身份外,还是他们的偶像。

赵昆的经历,本身便是一个传奇。

不论是当初天下大乱,厚积薄发,平定天下。

还是在暗中,从微末做一滴改变这个国家。

都足以说明赵昆的伟大。

更不用说赵昆登基后,让整个帝国焕然一新的那种凝聚力。

就连始皇帝都隐隐有些不如。

这一切的一切,都汇聚在一人身上的时候,这个人,便已经成为了活着的神。

可回过过来想,做到这一切的时候,赵昆还不到三十岁。

所以,在学子们的眼中,赵昆最让他们崇拜的,反而不是因为他是一个帝王。

帝王的身份,不过是赵昆那些丰功伟绩的一个点缀而已。

正因为如此,学子们见到赵昆,才如此激动。

就在孔鲋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办的时候,就见赵昆抬起手来,做了一个下压的姿势。

顿时,台下便安静下来。

这时,孔鲋连忙趁着这个机会,对乌成点了点头。

一群科学院的学子,搬着几个大喇叭,朝台上走了过来。

很快,用于扩音的喇叭安装完毕。

赵昆看着科学院最新研制出的这个东西,颇为好奇。

他试着说了一句话,发现这种扩音器效果只是有限,当然比不上充电的那种。

不过,也是聊胜于无。

赵昆年轻气盛,说起话来本就中气十足。

哪怕没有这种东西,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只见赵昆深吸了一口气,环顾四周。

直到整个广场落针可闻,他才缓缓开口。

「在场的,可能有一些人见过朕,但没见过朕的,或许是大多数,记住了,朕叫赵昆,大秦二世,你们的皇帝,也是你们的父兄!」

一句话说出来,引得他身边的那些百家大老们纷纷皱眉。

他们发现,赵昆的这个开场语,貌似有些太过......

亲民了!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朕崭露头角之时,并不被朕父皇看重,还成了反秦大军中的一员,为什么呢?因为朕不爽!」

轰!

这句话说出,本来极为安静的广场,顿时掀起一阵哄闹声。

赵昆,大秦如今的二世皇帝,按正常程序来说,他确实是一个反贼。

虽然这么多年来,全大秦的人都知道,但没人敢说!

所有人都对此讳莫如深。

往小里说,这是皇家的私事。….

往大说,这可以称得上是大秦秘闻。

所有秦人在此事上极为默契,好像说了,就会影响到秦二世赵昆英明伟岸的形象一般。

「其实没什么不能说的,朕父始皇,被女干人谋害,差点命丧东巡途中,然,朕皇兄胡亥,与赵高、李斯密谋,篡夺了朕父皇之帝位!

此事,朕也是事后得知,非常不爽,于是蓄谋反秦!」

说到这里,赵昆

不由得笑了起来。

「当朕蓄谋反秦之际,又偶然得知朕父皇大难不死,后来的事你们知道了,朕父皇与朕,成了反贼,重夺了天下......」

台下的学子们,顿时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今日,孔鲋祭酒邀请朕来为你们上一课。可说什么呢?

朕真的没想好。

朕一向觉得,事无不可对人言。

朕面对百姓,面对臣子,面对敌人,都有很多话要讲,可以讲。

但面对你们,朕真的不知道说什么。不是无话,而是话在心里,须反复斟酌!」

「上月举行的第二次科举,想必你们也知道。学宫士子八十七人参考,无一落榜!」

「朕还可以告诉你们,这一个月中,新科官员考察,无论从哪方面,学宫士子的考评,都比普通士子优异太多!」

赵昆说着,干脆将那用于扩音的喇叭推到一边。

他在台上来回踱步,面带笑容。

「你们都是大秦学宫的学子,大秦未来的中流砥柱,朕,以及大秦,未来要倚重你们许多!

但是,我希望,你们切莫因此,便放纵自己,平白浪费的时光与才华!」

「如今,大秦看似谋臣如云,勐将如雨。但实际上,这在朕眼中,还远远不够。

朕历经艰险,就是为了将大秦改造成朕想象中的样子。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是年轻的!」

「参天巨木,大秦永远需要,且永远都不嫌多!而你们,大秦学宫的学子,尚在求学阶段,还是在蓬勃生长的小树苗。

朕看到你们,又是欣喜,又是害怕。

喜的是,朕有如此多的人才。

惧的是,朕生怕你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长歪了!」

广场上,再次响起学子们的笑声。

有一些大胆的学子,纷纷出言。

「陛下,吾等为大秦,愿肝脑涂地,鞠躬尽瘁!」

赵昆笑着摆了摆手,接着说道。

「朕相信,此时的你们,肯定有一颗赤诚之心。大秦学宫,是全大秦最顶尖的学府。能够顺利进入学宫,你们日后的成就,一定不会差。

但是,你们要知道,将来,你们进入朝堂,会面临很多很多的选择,甚至是诱惑。

在很多事情上,你们都必须如履薄冰。一旦无法坚守本心,对你们自己,甚至对大秦来说,都是极大的危害!」

「朕从不妄言,当初若不是朕得知朕父皇大难不死,恐怕起兵覆秦的路上,会早早夭折,因为朕无法预料后事发展!」….

赵昆这话一出口,不说是台下的学子,便是孔鲋等人,都吓出一身冷汗。

赵昆说的这种事情,谁都没有想过。

但是,他们确定。

当初若不是始皇帝在后面帮助赵昆,真的让赵昆反秦,恐怕后果难以预料。

因为赵昆造反的兵力,其实都是忠于始皇帝的。

看到自己一句话,将所有人都吓得不敢出声。

赵昆不由得笑了笑。

最新小说: 江边的月亮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 九州立志传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嫡女重归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