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府尹姿态放低,王诚也不可能端着架子。
“府尹大人太过客气了!今日王诚抓获三名作奸犯科之徒,故而将他们拿来给府尹大人治罪。”
顺天府尹“哦”了一下,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郕王府也开始管起了市井的治安来。
虽然心中疑惑,不过郕王府这块牌匾,可不是一个小小的顺天府能够置之不理的。
“不知他们身犯何罪?”
王诚一个开门见山的说:“挖掘古墓,盗用冥器。”
这下子轮到顺天府尹不淡定了。
他本来以为是郕王府和人起了争执,希望利用身份地位来压迫顺天府给他们“伸理明冤”。
哪曾想,王诚居然行维护正义一个举动。
《大明律》就有这样的规定:凡发掘坟冢见棺椁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已开棺椁见尸者,绞;发而未至棺椁者,杖一百、徒三年。
可以看出,盗墓可是重罪!
轻者,打一百下屁股后,流放治罪。重者,直接吊死。
盗墓不但对死者的极大侮辱,而且让死者后人痛失祖宗安宁!
盗墓贼可不是为了考古,他们只是为了一己私利,更是为了财货置道德法理于不顾!
历朝历代,对盗墓都是深恶痛绝,对不法者都从不轻饶。
“郕王府真是我大明法治典范!如此维护法纪,我当上奏朝廷,为王府赞誉!”
顺天府尹拱手高举,口中满是对王诚和他背后的郕王府的称颂。
王诚笑了,因为他如此这般的大费周章,就是为了给他和他的主子谋一个好名声。
在王诚看来,这个顺天府尹很识趣。
“府尹大人谬赞了!我家王爷时常教导我等,遇到不平事,当挺身而出。”
王诚这是谦虚,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这位是?”
看着王诚身旁还有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而且明显不是王诚的随从,顺天府尹试探的问道。
“于牧,兵部左侍郎于大人之子。这次抓获歹人,他也有出力不少!”
王诚这话可就有点喧宾夺主了,明明是于牧主导,王诚他们从旁协助。
可是在王诚的话里面,他成了这次的主谋,而于牧反而只是其次。
于牧当然明白王诚那点小心思,他这是在抢功劳。
不过于牧并不在意,因为经过此事他也收获颇多。
于牧和王诚的关系拉近,他就可以顺藤摸瓜的攀附上未来的皇帝朱祁钰。
良好的私交,对于牧将来的大计有百益而无一害。
而借着破获盗墓案,于牧也得到了一个好名声。
有了名声,自然容易让人们认识于牧,还能增加人们对他的好感。
“后辈于牧,拜见府尹大人!”
对着顺天府尹,于牧行了一个后辈之礼节。
“原来是于侍郎之子,下官失敬了。”
“于公子尚未弱冠,就行铲除不法之事。实在是天下青年的楷模!”
“于侍郎勤于王事,于公子维护正义。果真是,虎父无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