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鼓点,是打破清晨宁静的罪魁祸首的话。
那么前去各个官员住所传旨的宦官,以及沿街警备的卫士,就是把京师从沉睡中唤醒。
他们是在登闻鼓的基础上,雪上加霜!
原本平静的京师,黑暗中一处又一处的庭院,开始用蜡烛照明后亮了起来。
……
大明的文臣武将们,不论距离皇城远近,都纷纷齐聚到了皇城前的广场上。
有步行来的,有坐马车来的,有坐轿子来的,也有骑马来的。
距离五更天还有半个时辰,皇城前面的广场上已经是黑压压的一片,各种同僚之间的问候声、闲话声,充斥着四周,好不热闹。
可谓是:五鼓初起,烈火满门,将欲趋朝,轩盖如市……
“肃静!”
随着宫门开启,负责引导的内侍鱼贯而出。
负责纠察百官言行的御史,也在宫廷侍卫的陪同下,开始对百官进行监察。
于牧是只是在电视前上面看到过百官入朝面圣,具体的繁琐礼节他是两眼一抹黑,无从知晓。
一个小太监,也就是之前跟着金英的那个,缓缓的走到于牧的边上,开始给他的做起了指导。
有了小太监的帮助,于牧才没有“丢人现眼”。
“于公子,小的名叫舒良。”
小太监临走之前,对着于牧拱手。
于牧知道这是金英在向他和他父亲于谦示好,于牧自然也是以礼相待。
“小公公有礼,于牧记下了。”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道理,于牧还是懂的。
经过一会的功夫,百官都已经站立完毕。
现在最前面的,是公、侯、驸马、伯等勋贵。然后就是一品而下的各级官员,各自依照品级而站。
同时,文臣武将也是各有阵营,文东武西。
除参加朝会的官员以外,负责纠察的官员面北而立,纠察百官的礼仪。
纪事官员们居于文武第一班之后,以便于观察记录。
厚重的宫门,千层万重次第开。
“百官入朝!”
随着一个尖锐而洪亮的声音响起,文武百官开始按照次序的鱼贯而入。
不过和后世影视剧不同,于牧发现了一些对不上的地方。
电视剧里是品级越高,越早进入皇城。
而现在是将军先入,宫廷近侍次之,公、侯、驸马、伯又次之,五府六部又次子,顺天府及在京杂职官员又次之。
监察御史及礼仪司们,一双双大眼睛正无时无刻的关注着入朝百官。
仿佛是在说,入朝就是一件十分严肃而又庄重的事情,丝毫不容差错。要是谁敢乱了规矩,别怪我不客气!
至于于牧,无官无职,自然是排在最后面的。
……
一个宦官,走到百官前,用他那尖利的嗓音高呼。
“郕王殿下驾到!
随着宦官高呼过后,大殿内外的百官已是鸦雀无声。
青石板铺成的辇路上面,一辆辂车行来。
车中正坐着朱祁钰,他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着金织盘龙赤色盘领窄袖袍。
朱祁钰此刻没有前呼后拥,他的倚仗十分简单,都配不上他亲王的显赫身份。
除了辂车前的引幡、骨朵和后面的红罗绢伞以外,其他一切繁琐的仪仗,让朱祁钰命人给减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