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牧说完了以后,对着朱祁钰拱手,说:“于牧不过一家之言,还有很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到还请郕王殿下定夺!”
朱祁钰的眼睛在一众大臣身上扫过了一遍后,得到的都是肯定的回应。
朱祁钰不再犹豫,对着于牧点头称赞:“于牧的计策,完美的解决了困局。实在是两全其美!”
又是讨论了一会后,从各地调大军勤王的事情,都已得大体的商议妥当了。
吏部尚书王直,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以后,把他的疑惑对着众人讲了出来。
“这么多军队调来京师,他们相互之间不熟悉,又有着各自的实力情况。要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宿将出来,只怕会乱了阵脚。”
“本来张辅、朱勇、吴克忠等人,都是能够镇住场子的。只是这些军中宿将,都死在了土木堡。也不知道,还有谁能当此大任?”
内阁学士陈循,他在想了一会后,说了了自己的主意。
“宣府总兵杨洪,正统第一名将。他常年镇守边疆,可谓是是一员虎将。以他的资历和威望,可以让军中将领心悦诚服。”
朱祁钰确实脸上有些担心的说:“杨洪是永乐朝的旧人,他已经六七十岁了。他来主军,只怕不太稳妥。”
这是朱祁钰第一次显示他的军事智慧,他的看法也是没错的。
杨洪年事已高,精力必定大不如前。
由杨红来统筹整个京师防御体系,只怕他会感到力不从心。
因为这份工作的强度实在太高了,不是一个垂垂老矣的人能够吃得消的。只有人在当打之年的武将,才能够胜任这份重担。
一众大臣又沉默了,他们一时半会也没了合适的人选。
如今明朝的困境,都拜“大明战神”朱祁镇所赐。
要不是他胡作非为,那些德高望重、能征善战的将领们,又怎么会葬身在瓦剌的铁蹄之下?
“总览全局的人选,我们可以稍后再来商议。我们可以慢慢想,这事也是急不得的,必须稳妥为上。”
于牧停顿了一下,接着往下说。
“京军三大营覆灭,还是先想想新的领兵将领的人选。”
于谦略略欠身,然后说出了他多日的谋划。
“神机营,可派驸马焦敬统带。三千营,可派忻城伯赵荣统带。至于五军营,乃是京军根本。非有精通战阵、威名素著之人,不可统领。”
“对于五军营的统兵大将,于谦推荐大同参将石亨。”
听到石亨的名字,大臣们都不由自主的皱起了眉头,显示对他的不看好。
吏部尚书王直,更是直接开口:“用石亨,不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