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项文曜替于谦书写了这一封书信,那么不管他愿意还是不愿意,他都已经被算到了“于家党”之中。
这一封写给大同郭登的书信,可以看做是项文曜交到于家父子手里的一个把柄,也可以看作是他向于家父子交纳的一份投名状。
其实于牧是多虑了,自从于谦当上了兵部尚书以后,他举荐的人大多数都对他感恩戴德,以他马首是瞻。
项文曜他本来之前就是兵部的一个主事,是因为于谦向朱祁钰推荐他的缘故,他才能够官升一级。
在官场之上,其实本来就是有着裙带关系的。
当你被某个人推荐的时候,无论你愿不愿意,旁人都已经把你算到了推荐人的队伍里面去。
如果你对你的推荐人做出什么不利的事情,那么你这就是属于忘恩负义。
以后又有谁敢和你打交道?又有谁敢再次推荐你?难道他们就不会担心再次被你出卖?
在官场之上,原本上下级的关系,会让两个人显得更加的亲近。
比如说我们通常在影视剧里面听到的老领导,就是属于这么一个情况。
这种以前同属于一个部门,或者阵营的经历,会让两个人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相互亲近的情愫。
当然官场之上这样相互抱团亲近的情景,还有其他很多的关系和情况。
比如同一个地方的人,那叫做同乡,或者乡党。
这种情况,以南北朝到隋唐的关陇集团最为出名。关陇集团是一个军事贵族集团,他们大多出身关陇之地。
同一届参加科举并被录取的,那叫做同年,同年登科的意思。
同一个学校,那叫做同窗或者校友。
这种情况在军在近代军事历史上就有很明显,云南讲武堂、蒋校长的黄埔系、广东陆军保定系。
当然还有师生关系,血缘关系等等。
其实官场上面的门道,于牧现在只是刚刚才进门,只是窥视到了冰山一角。
他要学的,还会有很多!
历史上面的于谦,属于那种君子坦荡荡。聚集到他身边的人,大多都是被他强大的人格魅力,一心为公所吸引。
其实于谦的政治嗅觉以及他的“宫斗”手腕和技巧,是很差的。
要不然,他也不会在掌握京师绝对军权优势的情况下,还还被石亨、曹吉祥等人来了一个釜底抽薪,发动夺门复辟拥护朱祁镇重新登上皇位。
夺门复辟,也导致了于谦等人被错误诛杀的悲惨结局。
上苍似乎为了纠正它以往的错误,这一次把于牧给穿越过来了。
上苍似乎就是让于牧这个“小人”,来弥补于谦在“宫斗”戏份上面的不足,来增加于谦的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