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伐清 > 第五节 重整 下

第五节 重整 下(2 / 2)

“没事,他们辅佐天子是正事。”文安之脸色一肃,片刻后又缓缓说道:“将来还要左都督帮忙看顾呢。”

……

九月十五日,叙州。

重庆战后,邓名的行营一直设在这里,除了不断与议会沟通外,邓名带着军队驻扎叙州也能帮助袁象更好地度过最初的混乱期,毕竟这次接受的俘虏超过了叙州的原人口。

同时邓名还在进行着再次远征江南的准备工作。周培公约他议事、两江需要震慑、禁海令需要利用,而且崇明岛的运转情况也要视察——去江南是必然之举,问题只是什么时候出发。

这个看起来板上钉钉的行动在今天遭到了挑战,从昆明紧急赶来的使者带来了朝廷遇险的报告,邓名身边的将领们无不面上变色。

“文督师……”邓名在最初的震惊过后,吐出来的第一句话就是:“督师的三个儿子都在缅甸吧?”

为了显示对文安之的恩宠,永历把他的儿子都提拔为自己的随侍官,他们都是书生,所以不在晋王军中而是跟着内阁一起行动。

“是的。”赵天霸郑重地答道。

“可有他们的消息?”邓名问李定国的使者。

使者摇摇头,逃回来的只有几个御林军,永历的侍从集团和内阁一起失陷了。

“奉节那边,先不要去说。”邓名思考了片刻,觉得这么大的事肯定瞒不了太久,就对使者说道:“你要帮我一个忙,就说督师的儿子都平安回来了,现在正在昆明辅佐晋王。”

“遵命,国公。”

文安之已经八十了,邓名觉得这种善意的谎言必须要说,接着他和周围的心腹军官们商讨了一阵形势,基本接受了李定国的推测,那就是莽白打算倒向清廷一边了,而且想用永历君臣携带去的财务收买人心。

“江南我没法去了,我还要去一趟昆明。这次我真的要带几千甲士去了。”邓名没有思考太久,就传令整顿兵马:“正好我们的粮草也凑齐了,我带三千战兵,七千民夫去昆明。不,这七千人不算民夫,肯跟我去昆明的,一律都给军人身份。”

虽然沿途有冯双礼协助,但离开了川西,明军失去了最大的水上优势,动员一万军队去昆明也会是不小的负担,需要消耗很多的粮食。

“左都督。”沉默了片刻后,穆谭率先发言:“深入莫测之蛮荒,此战恐怕没有钱赚。”

“是啊,左都督,”现在已经隐隐以帝**人自诩的任堂也附和道。在他看来,邓名此举虽然很附和道德,为了文安之以前的恩情,邓名不能对他的儿子们不闻不问,但向江南进军是川西各界的共识,无数的人为了这次出征拼命工作,做了大量的准备,现在邓名一句话就把战略方向完全调转了:“提督不可感情用事。”

看了李星汉一会儿,邓名发现他也有不赞同之色,最后只得把目光投向赵天霸:“赵兄怎么看?”

“我跟着提督一起去,”赵天霸话一出口,另外三个人脸上就有不豫之色,觉得赵天霸同样是感情用事,为了和李定国的旧情而把川西集团的大计搁在一边:“不过我觉得提督少带点人去也可以,不足的可以让庆阳王补充些。”

“你为什么赞同?”邓名紧盯着赵天霸的双眼。

“圣上是天下的共主,不管众人心里有什么不敢明说的话,但天下再也经不起一场唐桂、唐鲁之争了。如果圣上有什么闪失,就一定会有纷争,我们不争别人也要争。我们未必能活着看到争出来结果,而如果争不出来,嘿嘿,在天下人眼里我们就都成了没有名分的流寇了。”赵天霸笑了一笑:“我觉得提督这不是感情用事,而是当然之举,而且也要让庆阳王一起出兵勤王。”

“赵兄知我肺腑。”邓名由衷地称赞道。

最新小说: 万历小捕快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边的月亮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归藏 穿越大唐当股东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九州立志传 嫡女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