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骡行天下 > 章二十二贼骑

章二十二贼骑(1 / 2)

?赵云把淮阴及以南吴越军占领的城池善后交给顾文,而许褚则领军驻扎在淮阴看护俘虏和督促补种粮食。赵云亲点骑兵三个小队渡过淮河侦察敌情和熟悉地理。自然为了能快速穿插和脱离敌军,所有人员都是双骑。厚重的鱼鳞甲,赵云没有要,只是借了一套吴越特有的胶板铁芯甲,自己练得颇为顺手的长矛也没带,而是带了两把角弓和一把大刀。由于是要侦察,所以骑兵中弓射好的小队给赵云挑中。骑兵骑枪谁也没带,都是一人双弓,还备份了两根弓弦,另外各带了五十支羽箭。粮食么,就是吴越特有的烤饼子,盐和鱼肉干都已加入,烤的及其干,一定要用热水泡才好吃。当然作为侦骑的口粮也是最好不过了,重量轻,耐饥。

淮河北岸没有丁点防备,毕竟杨大木逃窜后,淮河北岸诸县贼寇席卷北上,使得北岸广袤的原野一点人气也没。贼为了拦阻吴越军,特意在北岸烧光所有庐舍、填平所有水井,所有木桥也都被砍断烧毁。赵云一行北上数里就碰到要绕大弯子了,那是条不深的河,水只有到马背,可众人皆不愿意弄湿,毕竟野外湿掉的话,不及时烘干很容易感冒,甚至导致士卒身亡。在一处浅滩处,赵云慢慢驱策着战马一点一点趟过去。吴越这次带了军马都是北马,也就是草原马,但是吴越地处南方,马儿也早就熟悉水泽,不是很怕水了。

刚过河,赵云就下马,牵着马儿来到过河处上游,看看周围,“下马,先让马儿喝水。”

上游点的地方水没被马弄浑,很是清澈,不过就是水很凉,干净是足够了。“赵将军,沿途水井都被填了,看来贼寇一心要组织我军北上。这里河水清冽,能不能先加满水再走。”一个少尉上来和赵云征询意见。

“好吧,不要弄脏水就是了。”赵云在南方是断不敢和生水,不过淮河北岸就另说了,这里的河流中生水寄生虫之类比之南方少很多,喝了也没事。

很快长长的河岸很快就不够了,三百侦骑,六百马匹,都挤在一起,人么洗脸,用水袋灌水。马儿撒欢戏水,使得士兵们大恼。军官们都是骑马好手,双马并拢,一手一根缰绳,人么站在马背上,向四周观望。有会爬树的士兵早早上树,赵云在下面问,他在树杈上回答。不过在目光所及之处没有丁点敌军情况,甚至连人也没一个。

树杈上的士兵,满脸是灰尘,由于爬树又出汗了,脏得成一道道黑水,“将军,换人不,我要去洗洗。”

赵云笑着,“小兔崽子,别急,等下有人来换你。”

-----

凌县城基本上就是个围墙围成的集市,不过一里的城墙,里面没有一点生机,到处是黑黑的残垣断壁。骑兵们进去后倒是没有计较,主要是晚上能有地方睡觉。毕竟靠着城墙角搭建帐篷,挡风寒,由于晚上有矮墙阻隔,里面烤上篝火,外面一点也看不出。不比前几天,都窝在沟壑里烤火,那种地方还是很阴冷。贼寇把附近县城全部被烧毁,看来贼寇想集中兵力,聚拢一处和吴越军硬撼。

有骑兵在傍晚时分射杀了几头野猪,晚上大家伙就准备烧野猪加餐,几天烤饼子吃得人都快麻木了。赵云此行是先向海边的海西侦察,渡过灌河后到达曲阳,然后向西来到凌县,目前三县具已被毁,看来敌军撤得远远的。野猪被士兵们开膛洗剥干净,然后用蒲柳树枝编成木框,把肉夹在木框内,上面敷上野草,再盖上泥土,然后上面堆上木材烧火烧水。等星星洒满天空时分,移掉火堆,挖开泥土,肉已经焖好,虽然没带盐,可总比吃饼子好,大家伙一人一份。有士兵干脆一口饼子也不吃,几大口吃光肉,然后手持骨头慢慢啃。

“军尉大人,要是早日结束战争,咱也争个军功,去南洋讨要块封赏地,做个小地主不错呢。”一个士兵挨着赵云说着自己小小愿望。

“啊虎,你是哪里人?”

“军尉大人,小人是关中咸阳的。”

“是秦人咯?”

“不,军尉大人。祖上是楚国人,武帝时移豪强实关中时迁入咸阳。”

“那你怎么会想去南洋讨要封赏之地?北方不是更好么?”

“军尉大人容秉,小人以为自古以来,江北战事不断,未有一代人不碰到战事者。然在南洋择一荒岛居住,子孙怕是数代无祸可期也。”

赵云低头不语好久,阿虎看着奇怪,“军尉大人有什么事么?”

赵云醒悟过来,“大王封我南洋一地,我只是让家人去打理,附近留出了足有五百里地,主公曾言,只要我等军功到了,那些留着的土地自是封赏给将士。我现在那五十平方里的高山边一个邻居也没,不知道你可愿意等有封赏下来,要我家边上的空地。”

“谢过将军,小的愿意和将军比邻而居。”

“但愿能一起去养老啊!”

“一定能,将军,那个您的封地在哪个岛屿啊?”阿虎还不知道什么岛子呢。

“哦,是我不好,婆罗洲,是个大岛。我目前有一小块封地在山区,还是高山上呢,那个也是主公告诉我的。黄巾贼寇被俘虏后就要发配诸南洋岛屿修建道路和桥梁,否则那边封地只能在地图上有,人根本去不了呢。原来主公要给沿海平原的地,可我觉得咱还是高山上的气候适合,毕竟没下面那么热。”

最新小说: 江边的月亮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归藏 穿越大唐当股东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嫡女重归 万历小捕快 九州立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