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这个历史聊天群有亿点怪 > 第137章 抗灾赈灾方略

第137章 抗灾赈灾方略(2 / 2)

绝大部分百姓和不少地主现在都感激张昊救了他们。

少数百姓和一些地主因为种的小麦和小米不少,损失很大,他们将怨气撒到了张昊身上。

尽管最大程度的种植了玉米等作物,但因为三地大旱,所以粮食产量不足以填饱所有人的肚子。

好在有许多工坊招人,能安置一些灾民。除此之外,张昊等人做好了粮食调度,将南方的粮食调用到三地赈灾。

因此河南,山东,河北三地尽管大旱,也没有出现太多饿死人和流民的情况发生。

“六弟,刘备,武则天,李世民,谢谢你们,不然大明这天下已经大乱!”

朱由检没少由心的感激张昊他们,要不是他们的帮助和努力,大明北方已经因为天灾而各地都是起义军,流民,尸横遍野了。

张昊说道:“任重而道远,这才刚开始,大家一起努力吧。”

是啊,这样的天灾还要持续数十年,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不仅是北方,接下来南方也会开始出现局部地区的旱灾,水灾,雪灾等。

他们需要建立起系统的全国抗灾,赈灾的措施。

这几年的探索,尝试,已经有了一个雏形。

首先,必须清理各地方的贪官污吏,还有玩忽职守,不愿意做事的官吏,该杀的就杀,该罢免的罢免。

如此造成的大量官职需要补充,可以就地任命,提拔。还有就是通过科举选拔人才。

朱由检重生回来后,这几年是年年进行科举,就是为了选拔更多合适的人才治理地方。

当然朱由检也在开始慢慢改变科举考试的方式和内容,注重实用性。

第二点,将地主和佃户的契约制度推广全国,使得佃户能自主的决定种什么,有利于玉米等作物的推广,同时更能保护广大佃户的利益。

第三点,就是推广玉米,土豆,红薯。尤其是在南方,推广力度不太大。尤其是地主在抵制,这需要有能力的人去执行。

第四点,全国大量开设工坊,招募工人。一方面朝廷自己大量建工坊,另一方面鼓励民间大量建工坊。玻璃,水泥等制作方法可以卖出去,获得一部分钱财的同时也能推动民间建设这些工坊。

第五点,就是朝廷全国范围兴建水库,水渠等工程,一方面抗旱防洪,另一方面可以解决不少岗位,可以帮不少吃不饱饭的百姓提供工作。同时也可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修建新的官道,尤其是在边境,即可以提供岗位,又能方便战争物资运送。

轨道马拉车其实就可以用上。

第六,海外贸易。与东南亚,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将一些稀缺之物引到大明来,比如橡胶树等等。

要想海外贸易顺利,就必须有一支可以剿灭倭寇,海盗,能与西方海军较量的海军,才能保障海上贸易。

除了这六个方面,还需要其他方面都配合,如此才能保障接下来数十年内抗灾赈灾效果。

(本章完)

最新小说: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嫡女重归 穿越大唐当股东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归藏 九州立志传 江边的月亮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万历小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