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大唐皇长孙 > 第314章 立个flag

第314章 立个flag(2 / 2)

锐儿,今后你们做事,务必不要那么的嚣张。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阿耶我时不时的跟陛下顶嘴,不会怎么样。

甚至还能让陛下更加重视我们萧家。

但是你们这些后辈,务必对陛下恭恭敬敬,不要给家族惹祸。”

人老成精。

萧瑀的政治敏感性还是非常高的。

对于朝中的情况,他也算是看的比较清楚。

这可不是大家逞能的时候。

要不然就当了杀鸡儆猴的那只鸡了。

“阿耶,陛下如今才十几岁,虽然雄才大略,但是应该还是需要依靠我等世家大族吧?”

萧锐有点不以为然的说道。

“你知道什么!正因为陛下还年轻,更加在意这些东西。”

萧瑀狠狠的瞪了萧锐一眼,显然对他说的话很不满。

“阿耶,陛下既然如此重视土豆和地瓜的种植,种植土豆和地瓜对我们家族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那我们是不是也在江南地区推动一下土豆和地瓜的种植?”

“你想的倒是美!不管等会土豆和地瓜的产量如何,这些东西都是要优先供应给边疆地区的移民点的。

你现在跟陛下提出要在江南地区推广,这不是在帮助陛下。

陛下反过来会觉得我们想要占便宜。”

萧瑀这么一说,萧锐张了张口,居然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没办法,现在的土豆和地瓜种子就是那么的受欢迎。

……

“大郎,今天的仪式搞的那么大,可千万不能搞砸了。”

郑观音平时深居简出,很少出现在大臣面前。

不过今天这个很重要的活动,李承宗还是把她一起带上了。

“阿娘,今天的活动看起来声势浩大,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看看土豆和地瓜的产量而已。

虽然我们没有单独提前挖掘几亩地确认产量,但是根据渭水书院农学院的研究,这些东西的产量低不了。”

作为负责土豆和地瓜种植的渭水书院农学院,自然不可能什么都没有做。

他们虽然没有提前开挖,但是研究过程之中,需要不断的确认一些土豆和地瓜的生长情况。

所以其实他们是已经对每一株土豆和地瓜的产量有一个测算。

一亩地大概有多少株地瓜和土豆,这是不挖开来也能看出来的东西。

再结合每一株的产量,一亩地的大概产量,自然也就测算出来了。

虽然这个测算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偏差,但是不管如何偏,大体的数量级是不会错的。

很显然,目前李承宗收到的结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要不然他也不会让礼部和民部把仪式搞的那么大。

只要成功了,到时候可以节约大量的推广费用。

历史上,土豆和地瓜进入到华夏之后,过来很长时间才得到大规模的推广。

不是它们不好,而是大家对它们不理解。

普通百姓的信息是非常落后的。

哪怕是道听途说了一些消息,他们也不敢轻易的种植。

毕竟土地就那么一点点,如果拿出来种植了土豆和地瓜,就没有办法种植其他粮食。

而对于一年到头就指望着地里面的那点收成生活的农户来说,这要是粮食没有了,希望就没有了。

这么一来,任何新式庄稼想要让他们接受,都是非常困难的。

无形之中,这大大的加大了土豆和地瓜普及的速度。

这一世,李承宗自然是不希望再出现这样子的情况了。

可有些东西,单靠宣传是没有用的。

最关键的还是要让大家自己主动的提出来,自己主动的去找种子。

这么一来,效果肯定会更好。

初期的时候,李承宗也没有指望着普通百姓能够加入到这个种植之中。

让勋贵世家以及移民点的百姓们去种植,然后再进一步的吸引其他人种植,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你有信心就好,可千万别把好事搞成坏事了。”

郑观音再次叮嘱了一下,便没有再说什么了。

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她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

仪式感这个东西,说重要很很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

不过身在大唐,仪式感肯定是什么时候都不缺的。

岑文本在临时搭建的一个小舞台上声情并茂的表演了一番之后,李承宗便正式的宣布开挖了。

种植地瓜和土豆的地面已经被分成了一小块一小块,每一块都是一亩地。

为了让大家充分的见识到每一亩地的实际产量,避免大家产生疑问,觉得这些地是不是专门选出来的。

所以民部同时安排了上百波人去同时挖掘。

那场面,颇为壮观。

不过,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

“大郎,这一株土豆下面就有六七个鸡蛋大小的土豆,算起来怎么也有一斤多了吧?”

开始挖掘之后,郑观音也坐不住了。

只见她跟着李承宗来到了田垄边,亲自下地挖了一株土豆。

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那一颗颗土豆出现在自己面前,到时候各种产量统计上来,她心中就再也没有什么疑问了。

“阿娘,估计不止呢!这一株土豆下面,多的有两斤多。哪怕是一些长得不是那么好的,也有一斤。

一亩地下来,亩产千斤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

虽然这个年代的土豆产量跟后世的没有办法相比。

甚至连后世一半的产量都达不到。

但是对于习惯了亩产一两百斤的大唐百姓来说,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了。

“大郎,有土豆和地瓜,我大唐可就真的可以超越历朝历代,成为彻底解决百姓吃饭问题的朝代了。

你阿耶在天之灵,也能瞑目了。”

郑观音对李建成还是颇有感情的。

虽然他们是政治婚姻,但是李建成这个人对待自己的媳妇,还是比较不错的。

小书亭

毕竟郑观音也是荥阳郑氏的嫡女,不仅身份高贵,长得更是不差。

“阿娘,这只是一个开始,您就拭目以待,我大唐的变化,会越来越大的。

有朝一日,我要让所有的百姓都有饭吃,有肉吃,有衣穿。”

借着这个机会,李承宗也算是立下了一个FLAG。

最新小说: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万历小捕快 九州立志传 穿越大唐当股东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江边的月亮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归藏 嫡女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