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铁十字烈火 > 第八十章 东线战局——德国主场

第八十章 东线战局——德国主场(1 / 2)

6月7日,距瓦萨来入院差不多有一个月的时间,在极短的时间内东线取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果。

一个月之前,在南方,库斯特所率的四十万大军碾平了察里津,顺便把大半个南俄都化成一片焦土。

仅仅几天后,他们就把战线推移到了顿河东南岸,与相邻的伏尔加河共同构建出一道防御。

但他们根本没打算防御,对岸的俄国人早都没了精气神,察里津失陷后就已是一溃千里,毫无组织度可言。

无论是哪一面,都看不到一个人愿意抵抗,甚至随便来几个人偷渡过来,那些俄国人就投降了。完全不需要执行保守的集中区域优势兵力的打法。

于是在交错纵横的河道上,库斯特部发起了全线的进攻。这场战役没有主攻方向,因为人人都是主攻,打到哪算哪。

长达一千多公里的战线,南边的同盟国军四处进攻,只要那个地方插得不是他们的旗帜,他们便会一路杀过去。

其中最猛的进攻莫过于西线了,凯末尔率领的军队无人可挡,在乌克兰的境内长驱直入。

路经所遇的人不是举枪趾高气昂向西迈进的,要么就是畏头畏尾举着双手向东走的。

俄国的指挥官还想奋力一搏,做毫无意义的负隅顽抗。

先前奥地利负责着乌克兰地带的进攻,可打了将近三个月也没有打出山脉和高地。

虽然俄国在这里还拥有着比较多的精锐有生力量,但这并不是奥匈没有进展的理由;北面的德国碰到的俄军才是真多,而且他们的总指挥官还是布鲁西洛夫。

就算如此困难,德国人也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仍能保持每日都在推进,控制了大半利沃尼亚,逐渐逼向彼得堡。

反观奥匈所需面临的俄军越来越少,可他们就是打不出去,即使有着先进的武器装备,也不能突破高地。

一直到察里津被攻陷后,对面的俄军只有不过七万人了,九倍于他们的奥匈依旧打不穿,让人不禁怀疑奥匈到底有什么毛病。

俄国指挥官以为奥匈内部出现矛盾,不再会发动进攻,便感到十分安稳,着手调兵遣将:

他把所有东部兵力撤退至第聂伯河西岸,依据河流和西岸高地建立防线,抵御东面气势汹汹的库斯特。

同时他为了预防西面随时可能到来的凶猛进攻,抽出少部分喀尔巴阡山的军队转移到沃伦-波多尔高地。他们作为预备队投入关键时刻,平时则构建工事。

摆出这样一幅挨打的架势,大家心知肚明,俄国已经穷途末路了,多数将领拒绝接受沙皇的统一调集,在地方各自防守,绝不进攻。

这样的结果就是——一方有难,八方看戏。即使俄军没有被包围,可他们之间的联系也已经跟被包围没什么区别了,各个部队之间的联系完全不通,通讯设备几乎成了摆设。

所以这名俄国指挥官向后撤退的意图很可能只是要保全自己,他几乎是把整个从明斯克通往莫斯科的道路都给供出来了,然而没有人会惩罚他,甚至德国人可能还会赏赐他。

虽然德国还没打到明斯克,但也已经不远了,只有不足五十公里。

他们还烦恼着如何攻入莫斯科,俄军自己就抛弃了,而且没有任何,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如虎添翼。

最新小说: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归藏 万历小捕快 九州立志传 江边的月亮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嫡女重归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