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开局北美1400年:正在建国 > 【334】神国初现!!

【334】神国初现!!(2 / 2)

“我坚信此法则奥义是真实的。”

“因,这是我在海外寻得的真知啊!

“郑和!王景弘!”朱高炽又念二人名字。

郑和、王景弘一齐出列,齐声道:“我等可为陆大夫作保,此秘法是我等亲眼所见,绝无虚假!”

另有十几人站出,也道:“太子殿下,我等皆为见证人!”

台上那座肉山狂颤,发出大笑:“哈哈哈。”

“好,好,好你个郑和!”

“此为泼天之功,泼天之功!”

“陆,陆……”

王景弘接茬:“陆之让!”

“对,陆之让!拟旨,升陆之让入太医院,任太医职从六品;若有证实秘法,再有提拔赏赐!

此言一出,满堂震惊。

什么叫一步登天?

这就是了!

有朝中大员还想说此事不合张程,未经太医院十三科审定其本事,怎能草草就上了太医位。

可众人也知,天花可破,此人必得重用;

就算如今破例提拔,但他只要拿不出真本事,所受惩罚是奖赏的数倍。

郑和、王景弘与十几个太监都敢作保,此事就基本不会有差。

同时……

所有人目光扫视郑和等人身上。

破解天花之法,他们众人也居功至伟啊,甚至于名留青史!

有人羡慕,有人嫉妒。

至此,迎接之礼也算圆满,朱高炽早在东宫铺陈宴席,为犒赏郑和,迎接诸国使团。

随后,一行文武百官随太子摆驾东宫,而此前也传出旨意,解夜禁四天,普天同庆。

路上。

无数官员前来道贺。

不提郑和敛财西洋,为大明充盈国库,而此次诸国朝拜之规模又为空前,只凭破天花之法,就足抵百万金。

无数人好奇,此行拜见陛下,郑和又将得怎样赏赐。

于永乐一朝,郑和已是宫中一等一的大红人,少年随主服侍,又有从龙之功,执掌内官监。

若非探访海外西洋,远离权力中心;稍加运作运营,今之郑和,不比后之王振、刘瑾差多少。

只不过郑和品性纯良,又为回教信徒,才没有那么多物欲念。

“郑大人何时北上拜见陛下?”

郑和已再泉州得知,朱棣尚在顺天府坐镇,他当然不会问出陛下何时归返的蠢话,自要北上献俘、献礼,更要讲明此行一切。

“越快越好!但还需看太子之意。”

有人道:“总要歇息几日的,恰逢会通河疏浚,此前海运就是郑大人、王大人主持,漕运将开,二位大人理应体会一番,再提出建议。”

郑和疲于应酬,还是王景弘道:“自是要安顿几日,诸国使节一路也甚是疲惫。”

说着,二人又眉眼相合,端的是一幅好基友情谊。

之所以今日推出“陆之让”,就是为消弭几位神使的存在感。

这本就是二人设计之法……

当然,陆之让本身所得也极受重视。

但这千丝万缕最终归结一处,都离不开“均衡”二字。

东宫开宴,歌舞尽欢。

随着夜幕落下,城中庆典也正拉开帷幕,宫内宫外五彩斑斓,真真是煌煌盛世。

而东宫宴席只是第一场;

太子身体抱恙,也不好过于打搅。

一个多时辰的功夫,宴席渐渐散去。

将去四夷馆开第二场,狂欢一夜。

王景弘安排人护送几位神使离去,而他与郑和还须留待东宫。

待得来到书房。

已有香茗冒着茶香。

朱高炽作揖:“郑公,王公,一路辛苦了。”

二人受宠若惊,连忙回礼。

于堂上太子要维持威仪,而私下里他是晚辈,应有礼节。

待得屏退他人,只三人对坐。

朱高炽不再兜圈子,又或是借着酒意发问:“郑公,此行归返,显得颇为奇异,哪里不对我也说不出来,还需郑公解惑。”

郑和、王景弘早料到会有这一遭,自然也是想出了对策——

彻底隐瞒,是绝对瞒不住的。

就算二人下了死命令,不让舰队主舰人下船,避免于外界接触。

不过在入江口时,已有一部分乙等、丙等舰船留停浏河港。

因龙江宝船厂无法容纳那么多船舶的修缮工作。

若有心者,就算在龙江港查不出什么,也会派人去往浏河镇调查。

更何况,船上哪里是铁板一块?

真要有人传信,消息还是会显露。

与其隐瞒,不如先让太子监国知晓一个大概,而具体神游……

也只有十几位内侍,以及唐敬等高级官员知晓。

他们是知悉事情严重性的,再未得朱棣授意前,不敢透露半个字眼。

郑和深吸一口气,答桉已呼之欲出——

“太子殿下……”

……

与此同时。

三山门外,西水关。

水渠通路与秦淮河相连,正因此河畔岸边,一层层高楼建起,是为京城最繁荣的商业街区。

醉仙楼上。

数层俱是人声鼎沸,为最顶层楼阁显得静谧,屋内是琴瑟和鸣,一旁楼阁栅栏下,则是热闹街市的人声鼎沸。

汉王朱高煦并未赴宴东宫,太子摆驾时便已经离去。

如今只他与几名内官亲信对饮,却无人开声,稍显的气氛沉重。

几个歌姬也觉压力巨大,若非技艺精湛,换作旁人早就唱的跑了音调。

众人知晓汉王疑虑,郑和此行之归,过于诡异。

而如今众人对其中内情还一筹莫展。

正在这时。

门外传来通报,可刚起声音,房门已经被人推开了。

内官正要大怒,却在见得来人后,神色讪讪,又迅速变作谄媚讨好的模样——

“纪大人。”

“纪统领!”

来人名为纪纲,执掌锦衣卫。

若说郑和远离权力中心,而无后人王振、刘瑾祸国之姿。

这位纪纲就不简单了,一方面以利刃为朱棣铲除异己,换得权焰熏天,一方面嚣张跋扈,已不把文武百官放在眼里,更参与夺嫡之战。

前有修永乐大典之大学士解缙,劝阻朱棣莫要更换太子朱高炽,后就遭朱高煦、纪纲联手,以诬陷之罪名,蒙冤冻死雪地。

纪纲一到,气氛瞬间一改,朱高煦认真凝视,正要开口。

却见他提前一步摆手:“都下去吧!”

一群歌姬、乐师如临大赦;

可这还没完,他冷眼看向汉王内官亲信:“还有你们,统统下去!”

“这……”

“汉王,我们可是……”

依旧没等朱高煦开口,纪纲取腰间短刀拍在桌上,勐灌一口酒水,眼睛已是赤红,仿佛受到多大刺激一般:“我说了,滚!

哗——

众人皆起,不敢逗留,又紧闭起了房门。

朱高煦很不耐烦他这样子,却也不好发作,他诸多事务都仰仗此人。

趁父皇北征,二人合谋办下许多大事。

“到底出了何事?就连我手下亲信都听不得?”

纪纲不答,凝神望着窗外,又灌了一口酒。

朱高煦再无耐心,不满轻哼:“嗯?”

“呼……”纪纲长出一口酒气,竟然道:“汉王殿下,我不知你信是不信,因就是我现在都神思不定!”

“你要莫要学那郑和,我也不是朱高炽,有那般被人戏耍的耐心!”

纪纲深深凝视:“宝船上得消息;”

“众人皆称——”

“海外有神明立国!

最新小说: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万历小捕快 归藏 九州立志传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