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节(2 / 2)

尹显保证道。

其实,在大海的东面有没有一块新大陆,尹显都没有底气了,如今这副做派不过是向皇帝表态罢了。

当尹显怀踹着宝贝一般的舆图走了之后,刘预不禁感到有些可惜。

“若是现在中原的汉人数量再多一些,绝对能搞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大陆进军,哪至于只能找到这一个半个的冒险家。”

经过将近十年的安定生活,中原汉人的数量获得了很大的增长,已经是快要赶上当年晋武帝太康盛世的六七成了。

按照这个速度增长下去,再有个十年,就能真的是赶上了。

不过,就算是追平了晋武帝太康盛世,也不过是二千多万人,距离东汉六千万的人口巅峰还是差距非常远。

所以刘预就想要用更加丰富高产的粮食作物来加速这一个过程。

“若是能得到新大陆的高产粮食,也许到下一代人,就可以用充足的人口向周围拓展殖民了!”

刘预一想到这里,不禁对于尹显充满了期待。

西域。

贵山城。

作为平西藩冉良的治所,贵山城的规模实在是有些寒酸。

不论是城池的高度,还是城池的面积,都是相当的短小精悍,连中原一般的小县城都不如。

但就算是这样,如今的贵山城也已经是西域中的第一等大城了。

贵山城中的王宫。

平西藩王冉良的爱将马忠,一脸高兴的跑了进来。

“大王,西域都护府派人报信来了!”

“哦,速速带来!”

冉良闻言也是一喜。

已经侯在门外的信使便被引领了进来。

冉良看罢书信,又是向信使仔细仔细询问了一番。

从而得知,此时平西藩王世子冉闵已经率领西域都护府调派的五千陇西鲜卑军出发返程,再有差不多一个多月就能抵达高昌了。

“五千人马,不管是行军,还是扎营,都是极为考验主将统御能力的,想不到我儿已经做的如此娴熟了。”

冉良非常得意的说道。

他的世子冉闵如今不过是十二岁,却已经是能作为一军主帅领着西域都护府增援的新军长途跋涉了。

旁边的部将马忠也是非常高兴。

“大王之前刚刚向陛下说了西域兵马缺乏的情况,陛下立刻就是征调了五千兵马前来,终于是能让大王大展身手了!”

冉良闻听此言,心中也是感慨良多。

自从他受封建藩,开拓西域以来,历时数年取得了相当的规模。

但是,西域这个地方中原汉人数量太少了,除了冉良带领来的几万兵马,根本得不到任何的补充。

天下动乱多少年,中原地区人口都是严重不足,更何况万里之外的西域。

“等到这五千兵马到了,萨珊、匈人这等跳梁叛逆就再也猖狂不了!”冉良非常高兴的说道。

自从双方交战一来,萨珊国就一直没有任何的屈服,哪怕是年轻的国王被俘虏,东北部的土地被抢夺走,也始终是没有任何要和谈的意思,反而是全国上下厉兵秣马,大有要找回颜面的意思。

有回来的凉州商旅向西域都护府禀报,萨珊国太后与贵族们很快就另立了新君,根本不把之前的失败放在眼里。

大有愈挫愈勇的决心。

在这种令人佩服的意志下,冉良也是愈发的谨慎起来,自然想要尽快弥补缺乏的兵马。

“话虽如此,但是冉闵带来的这五千兵马,都是那些陇西的鲜卑蛮子,一定要先调教一番,才能为我们放心驱用!”冉良说道。

马忠闻言,也是赞同的点头。

“大王所言甚是,要不是西域胡人与我们相貌迥然不同,也就不要担忧什么军力不足了。”

西域这里土著除了最东端的敦煌、伊吾一点,全都是以卷毛色目眼的塞人吐火罗人为主。

仅仅是从相貌是就与冉良麾下将士极为不同,自然就是无法作为最亲信的军士。

“此事,陛下早已经给我送来书信说过了。”冉良微笑着说道。

“啊,难道陛下连这西域的情况都是了如指掌吗?”马忠一脸惊讶。

“哈哈,陛下熟知天下军政事,西域这里的情况,怎么可能不知道。”

冉良也是发自内心的钦佩。

西域距离中原明明远隔万里,但是天子却总能对于自己上奏的情况做出非常准确的判断。

“大王,陛下在信中怎么说?”

“陛下在信中说,西域远隔中原万里之遥,此地皆是色目鹰鼻的西域胡人,到时候鲜卑羌胡人马来了,首要之务就是要把他们化胡为夏!”冉良说道。

“化胡为夏?这是什么意思?”马忠从来没有听过这个说法。

“鲜卑羌胡人在相貌上与我们大同,而与西域胡人迥异,自然就是要想办法让这些鲜卑羌胡人变成我们大汉华夏人,至少要在那些西域胡人眼中认为他们是华夏人,这就是陛下所说的化胡为夏!”

冉良闻言,顿时就是大为佩服。

“若真是这样,那西域胡人的数量就会没有那么大优势了,也就不怕他们反复无常了!”

“西域之事,首要就是人丁繁茂,否则一旦中原有变,西域胡人必然反复,几十年经营立刻就要化为乌有了。”

冉良语重心长的说道。

马忠一听,立刻就是顿悟了。

这什么‘化胡为夏’的路数,他是相当的熟悉啊!

因为马忠自己就是出身鲜卑,然后来到西域后积极主动的摇身一变城了华夏汉人了!

如今的冉二爷,可不仅仅是只爱读《春秋》,几乎所有的冉于西域的书籍都是成了冉二爷的新宠。

了解的越多,冉良就越是心中充满了惋惜。

一代代的汉家儿郎开拓西域,抛洒了多少血泪,历经百年的苦苦经营,却总是因为中原的某一场乱局就化为乌有,然后又一次次的重新来过。

其中的冉键问题,就是在于西域中原汉人实在是太少了。

一旦没有了中原朝廷的支持,留守西域的中原军队很快就无法经营。

“那陛下打算如何让我们化胡为夏?”冉闵问道。

“移风易俗,绪论宗族!”

冉良铿锵有力的说出八个字。

“移风易俗,绪论宗族?”

冉闵细细琢磨一番,慢慢领悟了其中的几分滋味了。

大楚天初八年,九月。

大楚司空、凉国公、使持节、征西大将军、西州刺史、西域大都护冉良在高昌城誓师讨贼,宣布率领刚刚整编的五万新军征讨叛逆乌孙、大宛、疏勒、龟兹等邦国。

随着号鼓争鸣,在一面面军旗引领下,数万大军向着沿着大道向西进发。

除了作为主帅旗帜的‘冉’字旗帜外,还有大量崭新的旗帜紧随其后。

比如‘拓跋’、“慕容”、“宇文”、“窦”、“乞伏”等旗号。

“这些旗号一看就不是华夏儿郎,以后还得需要再让他们改改!”

征西大将军冉良望着一面面鲜卑新兵的旗帜,略微有些不满。

“父亲,时间还是有些仓促了,等到讨灭了乌孙大宛等叛贼,孩儿一定统统让他们改为汉姓。”世子冉闵在旁边说道。

这五万鲜卑新军都是冉闵从云中带领回来,一路上的行军早已经让冉闵非常熟悉各部情况。

等到了西域高昌之后,冉良便让冉闵继续统领这些鲜卑新军。

“陛下早已经在信中说了,要想让这些鲜卑羌胡彻底忠心大楚,不仅要亡其国,还要灭其史!”

最新小说: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九州立志传 穿越大唐当股东 归藏 万历小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