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策,今日之事你虽有理,但却有过,本掌律就罚你面壁思过三天,好好想想何为圣贤之道?”
闻人宗政作为掌律,韩策纵有万般理由公然动手却是不争的事实,若是不予以惩罚,如何让其他学子敬畏纲纪。
“学生,甘愿受罚,只不过学生有斗胆一问?”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有什么疑问尽可开口”程渊开口说道。
韩策摇头“学生的一问,无关学业,只想请问三位老师,世家子弟和寒门学子有何差异?”
闻人宗政、冯希寒、程渊闻言无不脸色一变。
世家子弟和寒门学子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数百年来都未曾改变,双方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世家子弟向来自视甚高,一直认为寒门学子不配跟他们争夺文位,官位,一直将自己当成是上位者,而寒门学子只配被领导。
而作为寒门学子向来清高和寡,骨子里更是看不起这些靠着祖辈余荫过着奢华生活的二世祖。
朝廷并非没有努力过平和双方之间的隔阂,甚至为此出台律法,但已然收效甚微。
所以每一任皇帝都在试图去尽量淡化这种隔阂,以求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
而作为当朝的文官,以及从寒门走上来的官员,也在一直回避这个问题,双方都秉持着心照不宣的态度。
但不曾想韩策居然如此直白无遮的将如此尖锐的矛盾提了出来,饶是三人都是学究天人的当代名士,一时间也有些措手不及。
就连一直针对韩策的冯希寒,此时也是缄口不言,一个不慎很有可能会彻底激化矛盾,而且谁都知道当今圣上一直在致力于教育平等。
若是让当今圣上知道堂堂大瑜第一学府国子监闹出这样的丑闻,整个国子监都将受到诽议。
程渊略微沉吟,忽然笑道“你能有此问,说明你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不妨说出来听听”。
令冯希寒和吕子腾没有想到的是,此时程渊居然摆出一副虚心求教的姿态,拱手作揖。
老师向学生求教?
虽然是值得提倡的美德,毕竟至圣先师曾说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但古往今来从未讲过哪个圣贤能够真的做到这一点,近代更是绝无仅有,反而更注重师德师仪。
韩策微微一笑,走到闻人宗政的案前,提笔蘸墨,下笔如飞!
“山不在高,有志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至圣有云“何陋之有?””
洋洋洒洒十二言一篇陋室铭,一挥而就。
文成,字字生光,芳室之内,才气涌动。
笔墨芳香,充斥芳庭!
韩策没有理会他人的震惊,而是放下笔墨,转身出门而去。
口中高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