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庆帝是真的开心,脸上的笑容自韩策进入大殿之后就没有停过。
永庆帝登基二十九年,能够表现他政绩的地方除了开疆拓土之外,就是文治武功。
而能够在他当政期间出现一篇镇国诗文,也体现了他的德行得到了上天的认可,无异于是天降祥瑞。
相反的是若是在他的治理下民不聊生,天灾人祸不断,那就是上天在向世人们示警,当朝着德行不正,这才惹怒了上天。
所以这个封建社会,国家的好坏和皇帝陛下的德行是分不开的,虽然韩策知道这完全是扯淡,但是在大瑜上到当朝百官,下到黎民百姓对此都是深信不疑。
想到这里喊得也就知道皇帝陛下为何会如此开心了!
此刻不拍马屁,更待何时!
“全托陛下洪福,否则晚生也写不出这样的文章”
在场大臣纷纷错愕,有的甚至在心中大骂,简直无耻!
永庆帝虽然也知道韩策是在给自己戴高帽,但这顶高帽还是愿意戴帽的!
“韩策听旨”
韩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晚生听旨”。
“韩策,文采斐然,机敏过人,品行恭谦,实属难得;写出镇国之作,壮我文道,于我朝有功,朕赐你同进士出身并御前行走。可随意出入皇宫”
“吾皇.......”
“不可”
韩策还未来及的谢恩,一个声音便打断了他。
只见一个文官走了出来,看他的官府胸前绣着一直云白鹇,应该是五品文官。
那人四十岁上下,身材消瘦,眼窝深陷,一看就有点身体不健康的样子,正是当朝吴奎。
吴奎看了韩策一眼,然后才道“启禀圣上,韩策虽然才高但毕竟年纪尚轻,若是因一篇文章就加封四品御前行走并赐同进士出身,怕是多有不妥,还请圣上三思”。
永庆帝脸现不悦!
有一人侧步而出,手持板笏道“启禀陛下,吴御史所言有理,韩策能写出《陋室铭》这样的文章的确难得,不过若仅仅因为一篇文章,就加官进爵,这对于其他十年寒窗库的学子,多有不公,还望生三思”。
被人当众违逆驳斥,永庆帝的脸色十分难看。
但并未发怒,而是看向朝堂众人,道“其他爱卿以为呢?”
本以为皇上加封自己一个读书人,站出来反驳的应该是武将,但却没想到接连两个都是文臣,反倒是武将们一个个都十分平静。
正当韩策观察众人时,一人走了出来,同样是一个文官,而胸前的官服上绣着一只锦鸡,妥妥的二品大员。
“臣以为陛下的封赏,甚是合理,我朝本就以文取士,韩策虽然年纪尚轻但才情却是我等所不及,即便是参加殿试,臣以为韩策也定能不负众望,而圣上此举更说明陛下仁德爱惜人才,所以臣以为陛下此举并无不妥”
永庆帝龙颜大悦。
笑道“还是于爱卿深明朕意”
说着还不忘横了吴奎两人一眼。
“韩策,还不快磕头谢恩”
韩策直接高呼“谢主隆恩”。
下朝之后,韩策整个人还云里雾里,没想到这一进一出,自己居然就成了朝廷的人,不得不感叹这个世界实在是太玄幻了。
下朝之后,季公公走上前道喜。
“韩大人,你现在可是陛下面前的红人,以后还望多多提携”
韩策拱手作揖道“季公公言重了,这是陛下天恩,而公公您才是陛下的近臣,以后晚生还得多多仰仗您呢”。
韩策此言可谓是给足了季公公面子,自然逗的对方甚是欢心,两人又交谈了两句,季公公因为还要当差便告辞离去。
他也准备跟随百官出宫回家,却不曾想看到金水桥外一个宫女,正在向自己招手!
韩策不明所以只得走上前去。
“你就是韩策?”
“正是在下,不知这位姐姐是.......”
那宫女见韩策彬彬有礼,称呼自己姐姐,不由得脸色一红,掩面而笑“你这人,哪有叫人家姐姐的,我是永靖公主的侍女红袖,公主殿下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