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推荐的歌,都会是我喜欢的歌,也当然很多热门的歌。
写六十九章的时候,我其实考虑很多歌曲,大都是周董的。最后还是选择了追梦赤子心。一个是因为剧情考虑,一个是因为在周董的歌里,我认为青花瓷在第一阶梯(个人项)。
不要和我说夜曲。当时就是因为夜曲,我有一段时间不听周董的歌。
所谓的夜曲一响,上台领奖,只是一个梗。
的确是领了个奖,但是这个奖项的含金量不高。
就拿七里香来说,它获得的奖项逗比夜曲多。
而这样的歌,在周董的曲库里还有很多很多。
我是从度空间开始入坑的。之后补的JAY和范特西,之后陆陆续续买着听。
那个时候还有JJ和陶ZE和二爷,真的神仙打架。
所以写完青花瓷的时候,我心里一咯噔,该怎么超越这首歌,我把七里香啊什么的都想了歌遍,最后发现就用追梦赤子心吧。因为主角设定的时候就是在情感这方面有缺陷。
然后聊一聊文里的歌手设定。
在我这里,歌手是分档次的,同一档歌手是分不出高下的,也没有必要分高下。因为每个人的唱功和特点不一样。
一个歌手的唱功由机能、技巧和情感组成。
机能,说白了就是本钱,但是这个本钱会退化。还是以周董为例子,他是一个机能怪,老天赏饭吃的那种。前期出道两三年,机能就开发到巅峰,按百分制来算,他能达到左右,有些高音他能用真声硬顶上去。但是在年开始,机能开始下降,虽然下降不多,好的方面是腔体打开,开始有了“芯”的感觉,换声区附近的穿透力进一步加强,同时他解锁了二档混声来完成五组高音,虽然他大部分歌曲还是倾向于四组。而从超时代开始,周董机能明显下降,按百分制算的换,应该在左右,具体表现在四组的真声控制能力没有以前那么变态了,虽然说技术进步了,但还是掩盖不住。如果是资深歌迷的话,应该是能发现的。到现在,哎,下降的更多了,而且还是个鸽王。
接下来说技巧,这个事综合性的概念,就举个例子,气息运用技术,音域拓展和掌控,声音多样化打造,还有一些特殊发声技巧,这些统称为技巧。
最后是情感,这是个看起来最简单其实最难掌握的能力。这种表达需要通过歌手的技术和演唱意识去体现出来。对歌曲的理解越深,演唱越贴近歌词和旋律,情感能力就越强,不要说和歌手本人的情绪有关系,有些歌,你就算在台上哭,也没有用。
我听歌是很博爱的,也就是说是好作品好听就行。而且一些歌手的唱功的确不会因为你的讨厌而降低。
想聊的暂时就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