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大将军答应了?”走出国公府,林一清问道,
“大将军这种人,心中自有断绝,岂是我等能够左右的?我问你,如果大将军明天要去,你去不去?”林万山问道,
“去,当然要去,不能让大将军孤立无援,”林一清立马说道。
“对,”唐英也点点头,
“好,你去我也不阻拦你,如果大将军去的话,你看情况而定,
记住,你的身份,乃是文人,再是武官,但我们的节气不能丢,要不然,当初你去前线当幕僚,我就阻拦你了,”林万山说道。
“对,林老头,我就是看重你这点,没有文人的算计,很对我脾气,唐英,明天去了朝堂,务必力挺大将军!”唐虎直接说道,
“是,孩儿明白,”唐英点头答应。
李治送走了林万山父子,就休息了,他并没想那么多,如果真到了那个地步,他大不了辞官罢了,
第二天一早,天才麻麻亮,李治早早起床,穿戴整齐,就昂首阔步的向皇宫走去,
来到城外广场,
“大将军,”林一清、唐英、阮高等武将立刻围了上来,
“大将军,要不我们今天找个地方喝酒吧,”唐英笑着说道,
“不用劝我,我知道你们为我好,你们今天就告假回家吧,我独自一人就行了,”李治说道。
“那怎么行,你一定要去,我也跟着,”唐英立马说道,
“对,为大将军是从,”一众武将跟着附和,
李治点点头,这才像我带的兵,怎么一点困难就退缩?
便昂首走到城门下,而一众文官离得远远的,在远处窃窃私语,
宰相王力看着李治,心情复杂,他还敢真来,昨天晚上喝酒的时候,他就悄悄隐晦给李治提起,叫他今天不要来,想让李治买他个面子,
没想到他竟然还是来了,刚想走过去,恰好城门开了,只得作罢,
然后王力带领着文官,李治带领着武官,魏晋分明的分成两派,一路走到朝堂之上,
“上朝,”李清吼着尖嗓子,
当文武百官站好,许震才慢慢渡步来到龙椅坐下,
“参见陛下!”众人躬身行礼,然后站在两边,
许震看见站在最前面的李治,眼睛微眯,鼻息不由得重了一些,
“陛下,如今我们大楚除潼关之外,全部收复,正是百废待兴之时,这是臣整理的治国策,请圣上过目,”王力先出列,拿出奏折,先来个开头菜,
李清将奏折拿过来,递给了许震,
“嗯,好,好,李清,大声念出来,给大家听听,没有异议,就照此执行了,”
“是,”李清接过奏折,大声念了出来,
王力不愧为宰相,一共梳理了三策,
一策减税,减免全国一半赋税,让百姓积极生产,恢复国力,
一策增加官吏,连年战乱,如今大楚官吏十分缺少,建议开科举,增加官员,
一策充实国库,将战争缴获的金银财宝等全部充实国库,至于战俘、战马等物资,多余的可以对周边友好国家进行交换,
每一策,后面列有详实的计划,
听完王力的三策,朝堂大臣们都连连点头,称赞不已,
许震听了很高兴,看见李治在那儿默然不语,
便说道:“李治,你可有高见?”
本来就是想随便问问而已,可哪想李治立马出列,
躬身说道:“王宰想的挺周到的,不过我有些建议,”
李治说完,朝堂上立刻变得鸦雀无声,皇帝就是随便问问,可没想到李治还真有话说,
李治也不客气,结合现代经验,直接说道:“第一策,建议加入摊丁入亩,赋税从收人头税改收土地税,第二策科举建议加入杂书、农事、刑法等考核,第三策建议将战俘、战马编入楚军,用于征战,”
呵,李治这一说,直接将上到皇帝,下到大臣都听的心惊肉跳,这哪是建议啊,简直是改祖制,
朝堂上的都是人精,李治这么一说,立刻明白里面的意思,这简直是要将现有的治国体系给推的天翻地覆,
“大胆,李治,你用兵如神,但这治国岂是儿戏?”见李治还要说下去,许震一拍龙椅,怒吼道,
“圣上,李治才二十多岁,虽是我楚国战神,但治国的确不懂,也不能怪他,”王力也说道,看似是给李治开脱,其实在说李治的坏话,
“是呀,圣上,不怪大将军说这样的话语,”一众大臣连忙给李治求情,
李治还能说什么,详细的策略还没说出口呢,就被堵住了,鞠了一躬,悄悄的耸耸肩,又退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