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叶上只有简单的七个字。
“存善,自解化,慈悲。”
看着眼前的杏叶,秦思渺眼前一阵模糊,只见自己身处滔天洪水中,自己在努力造大坝,想要阻挡洪水,洪水拦截后,却又出现海啸,瞬间大坝溃,人亡。
接着又是成为蚂蚁,被一束光灼烧,再看却是人手持放大镜,聚光烧蚂蚁,秦思渺此时便成了一只被烧的蚂蚁,在痛苦中化为焦炭。
接着,秦思渺又发现,自己居住在豪华的大别墅中,家有娇妻美眷,跑车,柜子里堆满钞票,桌上摆着珍馐美食,琼浆美酒,却瞬间地动山摇,地震起,来不及奔逃,便被埋葬,于家中娇妻美眷,跑车钞票,桌上珍馐美食,琼浆美酒一起,被压成肉泥掩埋。
。。。。。。。。。。。。。
各种天灾幻境过后,秦思渺思来想去,突然顿悟,一切心结都已解开。
心存善念,自然能解病痛因,溯其本源,引导其离开体内,归于自然,一切皆因慈悲,百病皆除根,自愈。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蕴含了一种,佛经中的无上智慧,以及道经中核心引导思想。
比如,感冒,感冒病毒,与人类共存,人自然研究药物与感冒病毒对抗。
那么感冒药越强,病毒越进化,病毒越进化,而感冒药越强,似乎陷入了无解的局面。
犹如人类种田,虫吃菜,打农药,农药越毒,虫也在进化抗药性,那么农药则更毒,虫更抗药,是不是同样陷入无解之局。
皆因,对抗观念,人类认为感冒病毒为恶,认为虫吃菜为恶,由此人类想要彻底灭绝感冒病毒,灭绝吃菜的虫。
但是,无论感冒病毒也好,吃菜的虫也好,即使在渺小也是自然万物的一员。
莫以大小论万物,人与虫在天道眼中,同源同等,自然不会因你为人高看一眼。
天道规律不会因你为人,而它为虫,在天灾如洪水,海啸,地震,泥石流,陨石坠落等等天灾发生时,有分别心,一切皆同源,人虫皆同受其天灾危局。
那么将田间吃菜虫,不已灭绝它为主。
而是引导它离去,以自然慈悲,只驱不杀,那么便无需进行虫药对抗赛。
人与虫的抗药性竞赛,矛与盾攻势,便也无需对抗,从而犹如武者最高境界,止戈为武,便无需动武。
犹如龙国五千年的智慧,致中和,中庸之道,方为大道,自然共存,万物慈悲。
佛观一碗水,万四千虫,由此佛饮水,用纱过滤,不忍杀生,哪怕这些微虫(细菌,微生物等)。
佛夜观经,以纱笼灯,不伤飞虫飞蛾性命,皆因慈悲心起,善念起。
在佛眼里,并无尊卑之别,善恶之分,只愿渡万物,哪怕它渺小如尘,依旧去渡,看其为众生。
而在道经中,最高的道法,便是守静,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由此,才能致中和,化解纷争,便为不争,不争才能善,且胜。
不但要胜,而且还要善胜,不是不争,而是,以善道,善争,善胜,源于天道的慈悲。
天之道,总给万物留下一线生机,哪怕它在渺小,都留下一线生机。
其实,解决事情的办法有两种。
其一,争锋相对,彻底消灭,便产生对手,由此便产生对抗。
其二,存慈悲心,同源心,同受心,善解,即自然中来,便其引导其归自然去,止戈为武,和谐共存,而致中和,中庸之道。
彻底消灭之法难,引导其慈悲共鸣,自解自化之法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