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哈利波特(1 / 2)

没事跟朋友聊到了哈利波特。

从对罗琳阿姨的钦佩,聊到演员们的颜值,在到哈利中的各种阴谋诡计……最后聊到剧情人物中孰强孰弱。

争议最大的,就是魔法师们到底谁最强。

强弱对比,也能侧面论证阴谋论。

例如,邓布利多都拿不下的全胜时期伏地魔,竟然被莉莉一个守护咒弹死。

列如,号称最强的邓布利多,竟然会如此草率的收场。

例如,伏地魔最后一战,竟然输给刚刚毕业的哈利……

这些,总让人觉得很奇怪,人物的强弱对比很奇怪。

是以,按上各种阴谋,暗中各种铺垫手段,似乎就没那么奇怪了。

但我觉得吧,这些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朋友们,你们都陷入了,对强弱纠结的思维误区。

简单来讲,就是兄弟你把强弱对比,进行了游戏数值化。

觉得,境界高的,一定能打得过境界低的。

魔力、内力、法力之类强盛的,一定不会被弱的一方打败。

呵呵,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从某一方面来说,确实如此。

尤其是近十年来的各种魔幻,武侠,仙侠类作品。

其中,必定会划分诸多境界,强弱也必定被修行境界所限定。(开挂的主角除外)

可事实上,这只是近些年来,定下的基调而已。

原因,能够追寻到,零几年,网络小说爆火时,网游类小说立鼎业界。

不说其内容了,就说其中打怪升级,明确的强弱等级,就吸引了很多读者。

为什么?

因为简单明了啊!

孰强孰弱,怎么进阶,难以翻船的等级制服。相比年前,作品中那种弯弯绕的各种设定,简单的要死。

读者更容易理解,更容易看透。

虽说作品深度可能缺了,但这挡不住它实在啊。

两者的区别,就像是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

看看中原五白,用成绩干翻庙堂里的大牛们就知道,市场真不喜欢考验读者功底的作品。

于是,往后的作品。但凡是涉及超能力的作品。

无论你是练武还是修仙,无论你要学魔法还是巫术。

统统给你设定上各种境界,且难以打破力量间的对比。(还是那句话,主角除外。)

你看,相比描写一大堆,让人不明觉厉的道家修行法门。

大家直接吸吸灵气,一步步从筑基、金丹、元婴…最后成仙。

修仙哪有那么难,本质就是积攒能量,机械化升级嘛。

这更容易让读者理解且接受。

不信,大家可以看看以往的老作品,很少有谈什么境界碾压的。

有也是很笼统,不会像两千年后划分的如此细致,且强弱之间差那么大。

金庸古龙,武侠写的精彩吧。

其中多少高手,因为一时大意,被小人物趁机干掉的。

因为极弱者与极强者,有周旋的余地,才有各种诡计,才有故事。

现在你看看,除了少数几本,各大网站榜单上的作品,有多少有以往的故事性。

当然,不是现在作者们写不出,而是用不着。

强弱对比那么明显,强者能够横推一切,再安排一些弯弯绕,会显的很蠢,很多余。

老子专心各种练功升级就好了,反正最后敌人打不过我,还要脑子干嘛?

说远了,我的意思是,咱们不能以现在的解读思维,去解读哈利波特。

更不能以现在的强弱观念,去揣测衡量魔法世界。

哈利波特中魔法师强弱以什么决定,很多人是这么理解的。

魔力×魔咒等级+装备

然后~没有了。

哦!有些同人,还会给安排一些血脉之类的设定。

但主体是魔力×魔咒等级没错。

这是现代,是咱年轻人的简单思维逻辑,和游戏中的魔法师界面一样。

但是,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不是我们这些人啊。

她写书的时候,网游还没那么普及呢,怎么可能和我们的思想在统一战线。

有逻辑,有按部就班明确的修炼等级的,只是披着玄幻皮的唯物主义罢了。

她的魔法师,就是唯心主义的魔法师。

是小孩子,随便念念咒语,就有可能变出一群牛的不科学。

是一个孩子,不小心念一段咒语,就会招来恶魔,引发灾难的神奇且危险的魔法世界。

用科学的方式去衡量魔法,本身就是错滴呀。

可话又说回来了,那唯心主义的魔法师,就没有办法衡量强弱等级?

当然不是,既然她写出来了,让人能读懂那个世界,必然就要有一定的逻辑在里面。

我的理解是,哈利波特中的魔法师。

魔法效果=魔力×心+魔咒等级+装备

其中,心这个东西,是意志、情绪、欲念等等等等。

它是决定一个魔法师强弱的最大变量。

原著中,多番提到,使用魔法时,情绪的重要性。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中,哈利最后使用出的守护神咒,就强的离谱。

不是当时哈利的魔力突然爆炸了,而是他那时的情绪太过高涨。

以至于后来哈利的守护神咒,还没有当时一半的效果。

最新小说: 大唐小兵 无耻女县令震惊朝野 无敌七皇子 朕就是万历帝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大宋第一侯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大夏摄政王 请皇兄赴死,老六我登基了! 开局征服太子妃,成就至尊九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