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里的挑战千奇百怪,但是历代的探秘者将各种情况总结。
为了方便之后的探秘活动,将这些挑战大致分类三类。
从简单的讲起,自然类就是较为友好的类型。
字面意思上很好理解,就是与当地生态、环境关系紧密。
“比如地形,气象。像是大漠暴雨这种的,探秘者进去遇见了都该偷着乐了。”
“因为这一档的在自然类挑战中已经是高档次的。”
“自然类的奖励虽然很少,只有灵气较为充足的地盘供探秘者休息补养,但也已经是难得的了。”
“但是!能过得了这一关,秘境之旅就算是不亏了。”
袁培举起小手,振振有词。
其实这一部分的讲解,重点几乎没有,按照道理来说探秘者和探秘教学者关心的不应该是这些。
但以往届的表现来看,总有部分学员好高骛远,眼比手高。
常常为了自认为的宝物丢失性命,或者大意马虎,自然类挑战稍微凶险一点就过不去止步不前…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往往进入秘境前警告过了也还是数不胜数。
没有办法,之后的秘境教育工作就着重这个知识点,也算是打个预防针。
起不起作用就随缘吧~
“秘境里的气象与现实里的差不多吧?”元修还是想事前做好功课,哪怕他有充足的信心。
“…基本差不多。只要锻体期没有偷懒,就能挺过去。”
“袁老师,你能不能给个靠谱的参考。什么叫做没有偷懒?”
船夫已经不耐烦了,破天荒当着别人的面怼了袁培几句。
“好!你既然诚心诚意的发问了,我袁某人就能把你教得心服口服!”
袁培一激动起来,语气间都充满了惊叹号。
“什么叫没有偷懒?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水上漂。”
“修炼只修外功不修内功,就相当于一桌好菜却只有一个芝麻大。”
“再怎么色佳味俱全也没有饱足感。”
“讲重点。”船夫冷气道。
“就是水上漂时水只漫到下半身。”
“但是袁修已经可以做到湖水只漫到脚踝附近,再怎么说也是个锻骨段位的高手了。”
为了不会顺口念成原来的名,新身份只改了姓,发音还是一样。
但是面容已经改过,不会有人连同音不同姓都不允许吧。
袁培也不废话,顺着讲到第二类。
奇兽类,这个就不能顾名思义了,确实不好猜。
这一类的挑战以秘境内的生灵为主,主要解决办法是击败或者交易。
击败就是战到对方再起不能,或者点到为止,搞偷袭会影响战利品的珍稀度。
毕竟战利品是对手交予的,如果真下手重了或者打到对方不服气,你自己上前扒光对手也掏不到好东西。
交易就好理解了,方式不限。
交易可以多种多样,只要双方认可,就不存在设限。
“所以这行内的高手都信奉这么一句话:“你的极限超乎你想象!“。”
元修:“……”
袁培觉得自己教得有点超纲,又转换了方式。
谈到探险就离不开宝藏,探秘得到的战利品也是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