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号线路。
贾东旭戴着手套,咬牙切齿的待在工位上攻丝,切割。
正值冬天,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滴下,他抬起手用衣袖将汗珠擦掉,继续工作。
他进厂六年只是一级钳工不是没有理由的。
效率慢,不合格率高,经常出现小事故。
弄伤手,割刀肉和手掌磨出泡的情况经常存在。
这不是因为工作危险,只是单纯因为他不思进取,不愿意学习新的知识。
他脑海中对钳工的知识几乎还停留在五年前。
反观易中海。
同样的量,效率比贾东旭高出了好几倍。
要不是有易中海帮衬着他这个徒弟,恐怕贾东旭连每天的流水作业都干不完。
钳工的环境比较恶劣,许多维修的零件都需要高空作业,工作也比较辛苦。
眼高手低的贾东旭一直想要换岗位,想要去更加轻松的技术员岗。
本来厂里就有调换岗位的先例。
技术员或者厨师违反规定,可能会被派发到车间劳动改造。
工作认真,吃苦耐劳的钳工也有机会调换到更加轻松的岗位。
易中海和刘海中等车间老油条之前都有机会调走。
只是他们干了一辈子的钳工和锻工,再让他们重新从学员学起,他们也不大乐意。
然而。
只有一级钳工职称的贾东旭就完全不一样了。
他非常希望自己能被调到其他的岗位,不用待在这个环境恶劣的车间累死累活了。
因为这件事,他还特意去找过车间王主任,但车间王主任只是让他好好工作,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其实王主任的潜在意识是:你待在车间钳工都不努力,我咋敢把你派去当技术员?
技术员和车间的工人不同。
他们的直系上司是工程师,总经理和厂长,不属于车间主任管辖的范围。
王主任引荐工人去当技术员,一定会选择吃苦耐劳,上进心强的工人。
不然到了技术员岗位,要是继续混吃等死,可能一条线路的生产效率都会降低。
毕竟。
工人们都是干一些技术活,对于修理机器,测试机器性能等,他们一窍不通。
一句话。
王主任知道贾东旭的能力,不敢让他去技术员岗位啊!
然而。
贾东旭不以为然,一直都觉得是王主任瞎了眼。
一想到苏澈当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岗位,坐在办公室里悠闲自在。
自己却在这里切割零件,弄得一头大汗,累死累活,他心里就有点不爽了。
贾东旭一边切割零件,一边嘀咕着:“真是老天不开眼啊,居然让苏澈那小子当上技术员了!”
“哼!”
他冷哼了一声,说道:“就凭他那个木鱼脑袋,估计一级技术员都升不上去,技术员考试可不我们难多了~”
钳工,锻工等工种只需要一门技能考试,而技术员需要技能和知识两门考试。
要求同时也高出一倍。
这也是为什么易中海和刘海中选择继续待在车间的原因。
干了这么多年,技术是娴熟了,但知识跟不上啊!
连汉字都认不全,咋能够胜任技术员岗位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