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澈看了一下剩下的糖葫芦,大概还有十几串。
要是等到买完再回家,可能还要站两三个小时。
这么寒冷的冬天,一个快五十岁的老人家每天都站七小时,还真有点吃不消。
渐渐的,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苏澈的心里蔓延了。
他打算把所有的糖葫芦买下来,让老人家早点回去。
反正郑娟,光明他们也不知道他认识郑母。
“阿姨,你这糖葫芦挺好看啊,这些糖葫芦我都买下了,正好我今天要去送礼。”
郑母听到来了一个大单,心里高兴得不行。
这就意味着能早点回家休息,陪着光明。
自从郑娟去京城之后,光明就主动承担起了糊纸盒的工作。
每天早上郑母出去买糖葫芦,光明就会乖乖待在家糊纸盒。
就这样,两人的伙食费算是勉强挣到了。
郑娟留给他们的一笔备用金,他们也一分钱都没花。
“小伙子,你要是诚心买的话,我给你优惠一点吧。”郑母笑着说道。
“谢谢阿姨~”苏澈点点头,从裤兜里掏出了一些零钱,问道:“阿姨一共多少钱啊?”
郑母数了一下,说道:“一共根糖葫芦,你给一角钱就行了。”
“好。”
付完钱,郑母将糖葫芦打包好递给苏澈,然后就回家了。
看着郑母孤零零的身影,苏澈竟有些心疼......
放心吧,我很快就会把你们接回家。
苏澈拿好这些糖葫芦,又买了三个玉佩,然后就打算去郑家拜访了。
..............
郑母拿着装糖葫芦的柱子,笑嘻嘻的回到了家。
“光明!”
她大喊了一声。
听到声音,本来还在和光明聊天的郑娟立马站起来,往外走去。
“妈,你回来啦!”
郑娟探出头看,正好和郑母的视线停留在一块。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一个月不见,大家彼此都挺思念的。
尤其是郑母,担心郑娟一个人出远门会受欺负,每天都想东想西。
吃饭没胃口,卖糖葫芦心不在焉,整个心都悬在郑娟身上了。
虽然不是亲生的,但郑母对郑娟的感情比亲身的还深!
同样。
郑娟也很感谢郑母的养育之恩,因为是她给了自己一个家......
母女俩的感情比任何人都深。
不过郑母对郑娟和郑光明一视同仁,没有任何的偏心。
原著中,郑母去世,她把太平胡口的房子留给了郑娟,然后把所有的存款,共计两百块都给了郑光明。
郑母强忍着泪水,抚摸着郑娟的小脸蛋,说道:
“孩子,妈妈好想你....很想知道你在京城那边过得好不好啊~”
郑娟吸了吸鼻涕,说道:“妈,你放心吧,我过得很好,王叔叔介绍的男生也很靠谱。”
“我这次来就是想把你和光明都接到京城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