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不难理解对方的动作。
“海域作战,水师一点都没接触过,需要尽快获得港口,以此来弥补短板。”
武长朔皱了一皱眉。
由于地理因素,水师并未接触过海域和港口,在今后的争霸中很容易吃亏。
当然了,并非没有一点优势,大唐的骑兵甲天下!
“代表异星的王上,是否可以取代原来的帝星,相信有一天会见证。”
对袁天罡这样的玄学宗师,没什么比这更值得期待。
原本的天象是隋室延迟覆灭,不过,依旧被陇右的李渊取代,建立一个新王朝。
不料变数出现,扰乱历史进展,改变许多人的命运。
晋军入主关中失败,不起眼的武家崛起,大唐的国号提前使用,天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袁卿,你回去准备方才的事宜。”
武长朔收回刚刚的思绪。
“喏,臣告退。”
袁天罡转身出了殿内。
“来人…”
“王上有何吩咐?”
一直在殿外的狄知逊走进来。
“去,把今天的奏折拿过来。”
武长朔不忘处理奏折。
“喏。”
奏折往返君王,以及大臣之间,这是黄门侍郎的职责之一。
“沙…沙…”
当一堆奏折放在御桌前,两仪殿只剩下批阅的轻响。
“陈仓郡雍县的水源,减少?”
武长朔注意到看似不重要的奏折,这让他想起一件事。
因为气概变化,关中逐渐变得干燥,引发粮食不足、田地锐减等问题。
以至于原时空的皇帝,特意带禁军到洛阳进食,并长时间待在那里。
自唐朝以后,几乎没有一个朝代定都长安,不是说位置不够好,而是连续的大面积干旱。
“这份奏折有问题吗?”
看君王迟迟没批阅,狄知逊不禁想道。
“长安是大唐的国都,绝不能放弃,想个法子改变干旱的趋势。”
“并且,一影响便是整个凉州的百姓,不止长安。”
难题摆在眼前,武长朔下了决定。
“还是不问了,王上又没有说一句。”
狄知逊再三犹豫,还是选择闭嘴。
君王心思难以猜透,谁知是好是坏,贸然表现可能会触霉头。
“哦,原来陈仓郡太守是张公瑾,怪不得有如此见解。”
武长朔看标注的名字,顿时了然。
虽说知名度不算高,只是可以进历史上的凌烟阁,必然有一定的过人之处。
“王上,这份奏折?”
君王合上奏折也不批阅,狄知逊上前试着说道。
“拟一道诏令,命陈仓郡太守张公瑾,回长安叙职。”
武长朔打算现场谈谈。
“臣这就拟诏。”
依照那一句话,狄知逊原封不动的书写。
“命人送到陈仓郡。”
盖好唐王的印章,武长朔再度说道。
“喏。”
狄知逊知道,这个叫张公瑾的人走运了。
真要处罚,根本没必要叙职,一纸免除即可解决。
“创业实属艰难,慢慢来吧。”
即便初步建立起大唐,但是,许多新挑战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