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对朱棡不抱希望(2 / 2)

“这燧发枪的制造,最关键也是最费时的一步,就是枪膛的钻磨。”

“不瞒父皇,儿臣今日钻磨这一个枪膛,就足足用了几十个人力,近两个时辰,这才做成了。”

“按照这个效率,如果是单人钻膛,恐怕得五六天才钻好一支,再加上大部分工匠都没接触过燧发枪,技艺不够熟练,每人每月顶多也就出一支成品。”

“火器局现在三百多人,也就是说,满打满算,一个月最多也只能造出三百支燧发枪。”

听完朱棡说得这些后,朱元璋怏怏不乐。

徐达更是连连皱眉,长吁短叹道:“哎,看来要白高兴一场了,不说前线吃紧,就是能等一个月,也才堪堪造出三百支,在十多万人的战场之上,根本起不了太大作用。”

刚才还气氛欢喜的演武场,顿时沉闷起来。

“枪膛的钻磨之所以会这么慢,主要是我大明现在用的是手动钻床,太落后了,如果有更高级钻床的话,一天或者半天就能钻出一支枪膛。”

“那样的话,大概十来天,就能产出两千支燧发枪。”

朱棡继续解释着。

但他后面的这些话,无论是朱元璋还是徐达,都没什么心情听了。

谁也知道大明现在的手动钻床慢啊,但又有什么办法?

谁能发明更高效率的钻床?

两千支燧发枪?

如果真有的话,那还真能给北元骑兵造成巨大的威胁。

可问题是,造不出来啊。

尤其是徐达,他马上要上战场了,本来满怀期待的想带一批新家伙过去。

可现在朱棡却说造不出来。

这等于把他高高举起,然后再摧毁坠入深渊。

朱元璋虽然也感到失望,但却很快的从这种情绪中走出来。

朱元璋心想:其实朱棡做的已经很好了,是他们自己今天见证的奇迹过于突然,才会导致心境上的不平和。

毕竟,不管什么先进技艺问世,它的发展和壮大,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甚至比前期研究所用的时间更漫长。

如果一味求快的话,反而适得其反。

一旁的朱标,更是向朱元璋和徐达,安慰道:

“父皇、徐叔叔,如今我们已经掌握燧发枪的制造技艺,要量产也不急于这一时。”

“我们和北元打了十几年了,让他们再苟延残喘几年,又能如何?”

“而且,这燧发枪虽是利器,终归只是三弟灵机一动所做,或许在此之前,三弟也从来没有考虑过将其量产投入军营。”

朱标劝解两人的意思很明白,他这个三弟,本就是一个不学无术之人,即便是偶然造出一件震惊世人的好东西。

那也完全是因为他自己兴趣所致,并不是以利国利民为出发点,也根本没有想过接下来的发展目标和未来计划。

至于量化生产?

对朱棡这么一个完全由着性子胡来的浪荡子,千万不能抱太大希望……

PS:读者老爷们,求你们赏小作者一些鲜花、评价票吧,这些免费的东西,真的能决定一本新书的生死,现在除了收藏,各种数据一天没变化了,心里慌啊!这本书能不能活下来,老爷们说了算啊!

最新小说: 等到青蝉坠落 末世星痕 再活一世看我祁同伟如何胜天半子 崩铁:我天使王,科普超神黑科技 精灵:高考刚结束,你成冠军了? 综漫:我,康纳德科滋,选择! 星铁:取代格拉默女皇,截胡流萤 大佬空降,毙侯亮平,活埋沙家帮 救命!这个救世主太老六! 四合院:训犬员有个原始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