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放大了当今天子尴尬的局面。
加上当时天子刚好同曹公共处一室。
曹公又必然是上榜之人。
天子索性以退为进。
主动禅让。
把主动权先掌握在手中。
逼得曹公进退维谷。
加上如今这许都城内鱼龙混杂。
不需要天子主动施为。
下面的宫女、近侍自然就会把这件事情传出去。
不管这件事情是真是假。
只要传出去,就必然是真的。
到时候对曹公名声必然有影响呀。”
不同于郭嘉、荀攸等人的侃侃而谈。
荀彧面色反倒有些凝重。
荀彧的名言:生食汉禄、死为汉臣。
可以说荀彧是最忠心的保皇派。
其他人在这件事情中看到的是曹操的尴尬。
而荀彧看到的却是天子刘协的智慧。
‘莫非,天子醒悟了?大汉朝有救了?’
荀彧在心中如此幻想着。
自然没有时间给曹操出谋划策。
而曹操等了半天也不见荀彧言语。
也就猜到了荀彧心中所想。
忍不住心中叹息:‘若是志才尚在便好了。’
戏志才,曾经曹操最信任的谋士。
而戏志才也是最支持曹操的人。
心中虽然有想法。
但曹操并不会在脸上表现出来。
喜怒不形于色是君主最基本的能力。
何况还是曹操这种疑心病重的。
更不能轻易变现出内心变化。
“带上来。”
曹操突然吩咐手下。
然后就有两个侍卫压着一个人走了上来。
“这是何人?”
郭嘉不解的问道。
“董承的手下。”
曹操平淡的说道。
董承,嫔妃董贵人之父,也就是当今天子刘协的岳父。
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皇亲国戚。
“抓董承的手下做什么?莫不是要对董承下手?”
郭嘉惊诧的问道。
如果曹操真准备对董承下手。
那就是要跟刘协撕破脸的前奏!
一直未曾言语的荀彧,此时都看了过来。
曹操若真与刘协撕破脸那一天。
就是他荀彧与曹操离心的一天!
...................................................
...................................................
戏志才,正史人物。
三国志中有出现。
但三国演义中没有描述过戏志才。
所以知道戏志才的人并不多。
“先是,彧言策谋士,进戏志才。志才卒,又进郭嘉。”——《三国志·魏书·荀彧传》
这段话可以理解为戏志才不死,郭嘉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