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没有往日那样滔滔不绝的夸谈自己的手艺,只是专心的烤着自己的食材。
“今天吃错药啦?往日让你做点事就噼里啪啦说个不停,今天怎么就这么安静啊。”老板娘躺老板的摇摇椅上,问道。
“老板收了封信就开始不说话了。”书生小声说到。
“信?谁的信?嗯!”老板娘起身走到老板身后,说道“信呢?”
老板依旧看着火,并不回头看老板娘:“在我怀里,自己掏。”
老板娘顺手掏出信,利落的拿出来看了起来,看完也站在原地不在说话。
老板娘并没有沉默多久,把信收好后,便进入可厨房,里面不时传出锅碗瓢盆的声音。
其余几人似乎也受到了老板夫妇的影响,各自回了各自的住处。只有阿七一人守在小院里。
到夕阳正好的时候,烧鹅烤鸭都出炉了,铁锅炖大鱼也端上桌了,几人闻着香味都来到了客栈。
阿七摆上碗筷,倒上书生带来的酒,就等着开吃了。
老板和老板娘最后坐下,老板娘揭开大铁锅的盖子,一阵雾气蒸腾而起,铁锅中鱼汤翻滚,锅的周围贴了一圈饼子,散发出特有的香味。
“开吃!”老板娘说道。
几人便各自上手,书生直接掰下一只烤鸭腿,放在碗里;猎户和阿七就把烧鹅的两个腿瓜分了;铁匠直接把鱼头捞了出来;老板和老板娘一人一个翅膀就着鱼汤。
这时小狗子来了,进门就直奔书生旁边,先把人叫了一圈,然后就拿起书生碗里的鸭腿啃了起来。
“小孩子多吃鱼,聪明。”老板娘说道。
“吃鱼多了一脸吃鱼相,多吃烤鸭。”老板说道。
“啥叫吃鱼之相啊?”阿七问道。
“就是痴愚,白痴的痴,愚钝的愚。”
“谐音梗是要扣钱的。”老板娘说道。
小狗子才不管什么吃鱼痴愚,埋着头啃鸭腿,吃饼子。
老板举起碗,“来,为我们今日相逢,碰一杯。”
其他几人也举碗,一饮而尽。
平时喝酒推三阻四的老板,又给自己倒上,“为我们明日各奔前程,再来一杯。”
这下几人都不举杯了,看向了老板娘。
老板娘也举起酒碗,一饮而尽。
几人依旧面面相觑,小狗子埋头痛吃,刚把一个鸭腿啃完,于是伸手去拿另一个。
书生夹了一块烧鹅肉,给他,然后继续注视老板。
老板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夫妇在此也有十来年了,承蒙各位照顾,各位在此长的也有七年,短的也就一个月,现在我们夫妇俩有要事出远门一趟,要是有幸得归,还会来此重开客栈,若是一去不返,还望各位各自珍重。”说罢对几人拱了拱手。
几人一听,就继续吃菜喝酒,全然不理会老板的发言。
老板也不纠结,坐下继续吃了起来。
小孩子都是眼大肚皮小,看着什么都想吃,结果吃不了几口就吃饱了,小狗子摸着肚皮打着嗝看着几人喝酒。
书生摸着小狗子的头,说道:“吃饱了就早点回家,记得要背书。”小狗子听了站起来给几人告了个别,就打着嗝走了。
“这个烤鸭真是外焦里嫩啊,吃完一手油。”书生说道。
“烤鸭还是要吃片皮鸭,用面皮一裹,里面加上大葱、甜面酱,那一卷下去,才是舌头都要吞下去了。”老板一边说着边吃着烤鸭。
“那你不整个片皮鸭。”猎户说道。
“我没那个刀工啊,一个鸭子要给你片一百零片丁香片,有肥有瘦,都带着皮,一个面皮里裹着五片鸭肉,配上山东章丘的大葱,那才是地道。”老板说道。
“我在京中混了多年,没听过这种吃法啊。”书生问道。
“这可是大师说的,你没听过那是孤陋寡闻。”老板鄙视道。
“那个大师?德云社郭大师?”老板娘问道。
“郭大师咋啦?别人也是文化传承。来来来,吃烧鹅,吃完烧鹅要舔手指才有滋味。”老板转移话题。
“吃烧鹅还有这讲究?”阿七问道。
“你别小看这个烧鹅,前面过冷水,糖水匀皮,晾干腌制,到炭火上烤都是技术,才能皮脆肉嫩肥而不腻。手上都留有香味,一舔才回味无穷。”老板摇头晃脑的说道。
“这又是那个大师说的?许氏三兄弟许大师?”老板娘问道。
“你管那个说的,怎么话这么多,吃你的鱼。”老板对老板娘说道。
“你们也听到了,明天可能我们夫妇俩就要闭店远行,你们各自另外找饭辙吧。”老板娘不理老板,对其他几人说道。
“你们要去京城?”书生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