俳句是扶桑的一种古典短诗,由十七字音组成。
俳句的形成得益于华夏近体诗中的绝句。
日本中古的时候出现了和歌,和歌的格式是五句三十一音。
后因多人合咏和歌,出现了长短连歌。
而俳句起源于连歌,为连歌的发句,为三句十七音。
连歌的胁句,为二句十四音。
加起来正好是三十一音。
而华夏古人有一说法,把绝句看成是律诗的一半,即所谓绝者,截也。
最常见的俳句,也是前些年扶桑援救物资上用中文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几个字,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其实就是一首俳句而已,还特么是旅日留学生写的……
北宫辰前世可是正儿经的大学生,学历碾压全场忍者,几首俳句还能不会抄?
挥毫泼墨,提笔写就:
“春”——我庭の小草萌えいでぬ限りなき天地今やよみがへるらし。
我庭小草复萌发,无限天地行将绿。
“夏”——朝顔につるべ取られてもらい水
晨起汲甘霖,牵牛花蔓绕吊瓶,无奈求芳邻。
“秋”——心あてに折らばや折らむ初霜のおきまどはせる白菊の花。
菊霜不可辨,反复迟疑摘。
“冬”——木の影や我影動く冬の月
我动树不动,我行影随行,冬夜月溶溶。
“流萤”——さびしさや一尺消えてゆくほたる
流萤断续光,一明一灭一尺间,寂寞何以堪。
三分钟搞定,起身交卷!
前来取卷的雾隐中忍一脸懵逼地看着北宫辰的卷子,本来以为是弃考的,没想到是大神。
这几句,看起来就不明觉厉。
而场上的雾隐评委团定睛一看,原来是个风度翩翩的俏公子,更关键的还是我们雾隐自家人呢。
于是低头低头交耳,议论纷纷。
第一个弃考的废物,竟然还是雾隐忍者?
他到底是那个家族的?
赶紧打听打听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