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决战朝鲜 > 第六章 走后门

第六章 走后门(2 / 2)

“我,我们……”

特务和反**这两顶帽子在这个时代可不轻,这动不动就是要枪毙的,我这么一说战士们当场就愣住了。

我也不理他们,转身又朝队伍中叫道:“徐良飞,王文昌,李永乐,出列”

“到”三个排长很快就站了出来。

“你们是怎么指挥的,战士们被吓着你们也被吓着了?那还要你们这些排长干嘛”我指着他们几个人的鼻子说道:“你们足足带着部队在雷区里停留了十二分钟十二分钟,几百发炮弹几千发子弹都过来。你,你,还有你……还有你们的部下都已经是死人了知道不?你们死了不要紧,不要拉着部下一起去陪葬”

“教员你,你处分我们吧”王文昌鼓起勇气说道。

“处分处分有个屁用,人死能复生?”

“还有你们”我又指着战士们说道:“平时教你们的都忘到什么地方去了在兵营的时候不是都很了不起吗?还在老乡面前露脸了不是?怎么?一上战场就孬了?”

我突然发现自己很会损人,骂得那些原本自信满满的战士们个个都低下了头。

“还愣着干嘛马上构筑工事组织防御”我接着骂道:“是不是想等敌人炮弹上来再死一次”

“是”战士们应了声,二话不说各自散开找地形构筑工事。

“用不着骂得这么狠吧”家乡人笑道:“他们已经很不错了”

“要上战场还差得远了”

“我怎么越来越觉得……”家乡人有些疑惑的说道:“你好像上过战场似的,而且还打过好多年的仗”

我这才发觉又说漏嘴了,赶忙干笑着说道:“哪能啊你瞧瞧我这岁数,打仗的时候还穿着开裆裤呢”

“也是”家乡人点了点头,就给我递上了一根烟。

我愣了下,这可是破天荒了,教官给新兵递烟,新兵可是不允许抽烟的。

家乡人笑了笑,不在乎的朝我扬了下头示意我接下,我这才接过烟跟家乡人一块吞云吐雾起来。这时代的烟比朝鲜战争时的好多了,没那么呛人。

“我觉得排长该换了”我说。

王文昌、徐良飞等几个排长各项成绩是不错,但缺乏领导才能。事实也证明,平时成绩优异的战士不一定适合在战场上指挥。甚至战场上的逃兵往往就是平时表现得很优秀、很勇敢的……当然,这不能一慨而论

“嗯”家乡人点了点头:“我也正想跟你说这事”

“你有人选了?”我疑惑的望向家乡人。

“我出两个,你出一个吧”家乡人似笑非笑的看着我。

“杨松坚”我想也不想就回答道:“这人定力不错,在刚才那么乱的情况下还能制定作战方案,足以独挡一面”

“没问题”家乡人吐了一口烟圈,悠闲地靠在了身后的竹子上。

“另外两个呢?”我问了声。

“一个是你”

“嗯”我坦然接受,事实上这早就在我意料之中。这些兵都被我管成这样了,这排长不算我一个还能有谁?

“你还真大方啊”家乡人扭过头来意外的看着我:“也不谦虚下,推托下”

“你看我像是个谦虚的人吗?”我反问道。

“不像”家乡人摇了摇头,与我相视而笑。

“第三个人是谁?”我问。

“我”家乡人轻松的回答着,就像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这下轮到我愣住了:“你,你做排长?那……那谁做教官”

“很快就不需要教官了”

“你是说……新兵训练结束了?”我有些奇怪:“时间不是还没到吗?”

“可以这么说,不过不是因为时间到了”家乡人压低了声音:“是因为要打仗了”

“唔”我装出一副吃惊的样子望着家乡人,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你以为……只是因为那次打赌,我才把兵交给你练的吗?”家乡人笑了笑,额上的那条疤也跟着扭曲起来:“你是能打仗能练兵,但对部队的了解还是太少了新兵有这么顺利就领到那么多的子弹、手榴弹?新兵随时都能把坏掉的枪换新的?新兵能领到那么多的装备、补给?新兵能那么随意的整天、整晚不在兵营?”

我承认,我的确没有考虑到这些,就像家乡人说的一样,我对部队的了解太少了。就算了解也仅限于新兵一层。

看着发愣的我,家乡人高深莫测的说道:“现在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点关系,明白吗?”

“唔你是说……你在上头有关系?”

“我可没这么说自己体会”

也对,想了想我就有些明白了,如果真没关系的话,要做到他刚才说的那些似乎很困难而且他能提前知道要打仗了,说明他在上头的关系很硬

可是不对啊随后我很快就想到,既然他有关系,那为什么……

“你明知道要打仗了还愿意当排长?”我终于找到了重点。

家乡人点了点头:“是我要求的”

沉默了一会儿,他又继续说道:“本来我可以在这里继续干教官,但我不想这样”

“为什么?”

“不为什么”家乡人回答道:“我不想亲手训练一批又一批的战士去……”

下面的话家乡人没有说,但我却明白他的意思。新兵营里训练出来的那些兵,的确不足以上战场。而且以后很有可能会因为战争的需要,让他们只用几天的时间训练下新兵怎么打枪,接着就把他们派上战场。

这虽然跟教官无关,他们也是受命这样做的。但从某些方面来说,却是教官害了那些新兵

“我得感谢你”家乡人拍了拍我的肩膀:“是你让我做了决定而且……我会努力让这支部队成建制的上战场。努力吧”

看着家乡人离去的背影,我突然觉得他高大起来。

“走后门”这种事我早就从父辈那里知道一些,也在《高山下的花环》看过这样类似的情节。这只怕也是十年动乱给我们带来一个特色,因为我在朝鲜战场上就很少见过这样的事。

可是“走后门”上战场,这还是我头一回听

bk

最新小说: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归藏 九州立志传 穿越大唐当股东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万历小捕快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