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啥意见?!大家吃的哑巴亏,还嫌少吗?外面的姑娘,除了我这种憨憨,哪个愿意嫁到苗汉溪来?你是没看见,今天,老支书跪在地上,老泪横流,说,当了一辈子支书,都没能为村里培养出一个初中生,没得脸面去见列祖列宗,哭得像个瓜娃!没得文化,造孽啊!”
为了让活动有模有样,还决定请何校长回来做文艺演出的总管。
一夜之间,村里气氛完全变了,过年一般,大家都在谈论读书的话题,见面不再问候吃饭没有,而是问你家细娃读几年级了?仿佛不谈读书就不配做苗汉溪的人。
离开学还有十天,何校长回来了,带着女朋友,一身白色连衣裙,飘飘若仙。何校长让我们叫她严老师,听说是在镇上教书。
严老师跟四妹嘎子一起住,两人个头差不多高,像孪生姐妹。
第二天,何校长安排四个青壮劳力,到镇上小学抬回一件物事,说是脚踏风琴,严老师能用它弹出悠扬悦耳的乐曲。
这完全颠覆了我们对乐器的认知。我们只见过锣鼓钹磬、二胡和笛子,连口风琴都没见过,哪里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神奇的东西?
接下来,何校长和严老师便家家户户去登记节目。经过大家相互举荐,定下四个节目,跳花灯、对山歌、二胡独奏、笛子独奏。
节目太少,还得新排一批。
但是,仅仅是何校长和严老师,要负责整个节目策划,又要训练节目主持,还要排节目,就是有只脚都忙不过来啊!
所幸的是,袁老师回来了!
袁老师一来,就负责撰写节目串词,训练主持人。主持人当然就是去年考上初中的文文和桂香,刚好一对金童玉女。
何校长和严老师就专门负责排练新节目。
在紧张的训练中,十天转瞬而逝,全村人翘首期盼的谢师宴说来就来了。
学校被布置成大会场,主席台上方,用红纸写了醒目的会标——苗汉溪村首届谢师大会。两旁挂着两幅标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知识改变命运。操场上,全村人整整齐齐坐在树荫下,连淘气的小孩子也忘记了哭闹。
一应流程过后,文艺演出开始。
先是全校学生做了一套广播体操,整理运动时,都退回去,摆出各种武打造型,作为舞台背景,风琴声响起,是白无瑕的《牧羊曲》,四妹穿着严老师的那袭白裙,边唱边出场:“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
刚唱一段,掌声雷动,大家跟着唱:“野果香,山花俏......”
文艺演出持续了三个多钟头,尤其是最后的花灯表演,几乎全部动了起来,会唱不会唱的都高声唱和,会跳不会跳的都跟着舞动,整个学校变成歌的海洋舞的海洋。
那天,最出彩的,当然是四妹。她除了一首独唱,又和袁老师朗诵了一首《蜡烛颂》,袁老师亲自写的词;还和我们新考取的几人合唱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她还是领唱。严老师说,四妹的嗓子非常干净,像一泓清水。
多年来,四妹一袭白裙清水出芙蓉的模样,总在眼前挥之不去;我只要一听到文艺演出几个字,耳边都不由自主响起四妹一泓清水般的歌声:让我们荡起双桨......
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