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刘奋去千户衙门晃一圈。
毕竟好几天没上班了。
吕布则是被他留在家里。
给这好大儿多些适应的时间。
傍晚时分,刘奋回到家中时,才发觉吕布在书房研究朝廷诏令和塘报。
说是书房,书架和书桌,还有几十本书都被刘奋给卖了。
好在有张席子,正好席地而从。
刘奋不习惯跪坐,吕布就跪坐的很标准。
刘奋进门时,吕布正眉头紧皱,看的入神。
这家伙……说好的政治和智力都不及格呢?
……
“义父你眼下的开局,比之当年的刘玄德还要凄惨的多。”
刘奋很郁闷,但不得不承认吕布说的是事实。
“连从军博功名都有这么多限制,这个大明……”
吕布大为摇头,言词里对大明是相当不屑。
诏令和塘报里,吕布是看出了很多东西。
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商人地位虚高,坐拥百万资财不纳一文赋税。
官绅个体来说没有出现汉末那样的超级豪强世家,但做为一个整体,比汉末世家还滋润。
因为明末官绅,从整体上说是只享受好处,对朝廷和国家完全不尽任何义务。
太监监军,京官贵重,地方无权无兵无财。
得派出挂职下派的总督促和巡抚提调诸多州府。
东虏和北虏,在吕布看来,汉时几个郡太守就能扫平的存在。
就是跳梁小丑!
中枢财政破产,党争内斗,这个剧本吕布表示相对熟悉些。
但军人地位之低下,被文官驭之如牛马。
小军更是牛马不如。
这个吕布表示严重不理解。
最少在吕布的时代,平民还是能靠武勇杀出上升渠道。
在大明,基本上这条道是走不通了。
吕布就是平民阶层出身,汉末时世家当道,那些后来起势的诸侯,细查家底,从公孙家到江东孙氏,曹家,袁家,要么世代郡守,要么就是世代三公。
所以曹操提出唯才是举,不问出身的用人方针,冲击力相当的大。
在当时,真正的平民得另辟蹊径,要么走学问之道,要么得武勇过人。
吕布是因为武勇闻名,被征为郡中武官,然后在紧要关头,果决抛弃了丁原,投奔董卓。
接着再卖董卓,归顺王允。
在这样的反复横跳中,才获得了部曲班底和官爵地位。
以吕布之勇,尚且这么艰难,留下三姓家奴的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