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战的次日,辰逸看了看时间,正值下午四点。
想到时间,辰逸不由得开始庆幸起来,自己现在所在的行星自转周期和地球是差不多的。
人类虽然早已进入银河时代,但是按标准历一年天,一天4小时的计算方式是没有变化的,
辰逸在国防军事学校,还能基本符合自古以来人们所适应了的4小时作息规律。
要是在某些自转4多个小时或者多个小时的可居住行星上,那些人类就会经历一天两次日出,或者一整天4个小时的日照或黑夜的困扰情况了。
自转几百个小时的行星呢?自然是有的,但都不是适合居住的行星。
顶多会有为了行星上的资源,而搭建的生态仓和少部分调试采矿机器人的技术人员居住。
在下午四点,学校的基本课程都已经结束。
大多数学生会选择进行自主的理论学习或者军事技能训练。
至于杨威利,大概是在图书馆吧?
辰逸如此想着,也不由自主的来到了这里。
如果能真正结交到杨威利,确实对于自己将来会是一大助力。
辰逸的运气不错,杨威利果然在图书馆,而且还是坐在最角落的图书区。
从人类进入宇宙时代以来,真正的纸质书其实早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电子信息的书存储方便,易于阅览。
至于携带?根本不需要携带,每个人可以利用植入体内的微型芯片自动下载资料。
但不管在什么时代,总是有那么些人,独爱书卷的触感。
在纸质的书页中,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很明显,杨威利便是这样的一个人。
杨威利手中的是一本纸质的《三国志》,倒也不是杨威利多么的喜爱这个快四千年前的故事。
实在是军事学校的图书馆里,纸质书的存量实在太少了。
《三国志》能够出现在这里,大概还和它与军事历史有点关系的可能吧。
杨威利眼角的余光瞥见了正径直走来的辰逸。
并不是杨威利多么警觉的原因,只是平日里根本不会有人来到这角落的图书区。
就算是这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也都是为了阅览在外界无法下载的独有保密资料才会存在的。
辰逸没有从图书架上取下任何一本书,自顾自的拉开杨威利正对的木椅,轻轻地坐下。
杨威利不为所动,沉浸在对历史的感悟中。
辰逸沉默地看着正一页一页翻书的杨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