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受此反击的奥兰多中将,决定在战术上做出彻底的更正。
下此结论后,奥兰多旗下的参谋上校建议部队缓慢后退重新布阵。
奥兰多大骂一声:“蠢货!你看不出来对方一心想逃了吗?我们的后退布阵不更给了对方的机会?”
“可是,如果我们的阵型……”
“报,敌军斯巴达尼尔出击了,数量一千左右!”通讯员的急报打断了两人的对话。
“可恶,竟然戏耍我等。”得知现在的辰逸并无撤退意愿的奥兰多,心中燃起一股恼羞成怒的怨恨,“敌军斯巴达尼尔只有区区一千,优势在我。”
“可是……”作为参谋的上校望着奥兰多几欲燃烧的双眼,不得不停下了自己的建言。
我们已经深陷敌军的诱敌战术了,这是上校没有敢说出口的话语。
旗舰盘古内,辰逸望着这和在同盟军事学校与维德伯的模拟测验几乎一样的局面。陷入了短暂的思考之中。
辰逸并不觉得一个身经百战的帝国军中将会和维德伯一样愚蠢。
而且,这次可能会从补给路线赶来奇袭的会是帝国军而非自己。
必须速战速决。
辰逸派出的一千架斯巴达尼尔,算是从自己的第十舰队中抽出的仅存的老兵了。
但是面对数量几倍于自己的帝国军战机,这些驾驶员也难免会出现牺牲。只不过没有想象中那么的严重。
这一切原因在于,在狭小的宇宙空间内产生的高密度物质反应。
在密集的战舰群内,若放出如此庞大的能源,很有可能产生无法控制的能源乱流,足以在真空中搅动周围的其他舰艇,其结果是同归于尽。
这也就是帝国军不得不将长炮切换为短炮的原因。
正在同盟军各舰队都遭遇到帝国军不同程度的袭击之时,他们都接到了来自伊谢尔伦远征军总司令部的指令。
“以本月十七日为期限,在亚姆立札恒星系A宇宙点集结,全舰队立刻终止战斗,转进。”
当听到这个命令时,连一向慵懒而平静的杨威利脸上都瞬间划过了一道痛苦和失望的阴影。“说得可真轻松啊。”
杨威利很切身体会到在现在的状态下从敌人的眼皮底下撤退的困难。
而且对方也绝不是无能的敌人。
如果真的想退就退,那第十舰队早就在辰逸的指挥下逃之夭夭了。
就是因为找不到好的机会,才会被迫地一次又一次以“逃跑”或者“不逃跑”戏耍帝国军的奥兰多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