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自己对许镜太过苛刻了?
无奈归无奈,身为一名老师,与生俱来的责任感,驱使着他还是点开了这封邮件。
入眼既是加粗加大字号的标题。
韩方敏继续往下看去。
“基于国内的芯片领域,一直被海外的某些ZB主义卡脖子。”
“所以,光刻机的研制,已经迫在眉睫了。”
这家伙,还上纲上线了。
但是。
看着看着。
韩方敏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脸上的笑容也慢慢的消失了。
......
半个小时后。
韩方敏长呼出一大口气。
房间内,虽然开了空调。
此时他却像是在太阳底下走了一圈。
脸上,冒出了一丝丝热汗。
良久,他才回过神来。
艰难的咽下了一口唾沫。
然后。
哆哆嗦嗦的拿起手机。
拨通了归属地为上京的一个电话。
......
上京。
一处三环外的小区内。
一名穿着居家服饰的男子,此时正在橘黄的灯光下,悠然的看着报纸。
电话铃声响起。
来电人:小韩。
徐天胜脸上漏出了一丝欣慰的表情。
在入职龙科院光电所,成为一名资深研究员之前,他带过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也有数百号人了。
其中,韩方敏虽然不是他天赋和成就最高的学生。
但是,却是最为“孝敬”的一位学生。
常年保持电话联系,嘘寒问暖,节假日更是经常上门带点小礼品过来。
倒也不是稀罕那点小东西。
只是人情冷暖自知,晚年了,有个晚辈陪着自己说说话,也能算是人生一大好事。
于是他温和的开口道。
“小韩啊,这么晚了。”
“有什么事啊。”
“老师,是这样的。”
韩方敏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机关炮似的,快速的把这篇论文说了一遍。
徐天胜听懂了。
说是一个学生,毕业论文写的是制造光刻机可行性和制造原理。
连韩方敏自己都有些看不懂,不知道是真是假。
于是。
他强行忍着笑意,给韩方敏解释了一遍。
说这玩意科技含量太高,韩方敏看不懂也是正常的。
况且,光刻机,现在国内是无法制造出来的。
就连徐天胜自己所在的龙科院光电所,都没办法研制出来。
而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光刻机,制造出来的芯片也才4。
况且,能不能量产。
到现在都还是个问题。
现在听说有个在校大学生以研制光刻机作为毕业设计?
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电话里。
徐天胜温和的嗓音再度响起。
“小韩啊,说不定是那傻孩子乱写一通。”
“一个大学生单枪匹马研制出了一台光刻机?”
“那是不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