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睡,我现在要去一趟光电所。”
“这都这么晚了,还去干啥?”
徐天胜拿上了车钥匙。
“今晚不出意外的话,会有件大事。”
“什么大事?”
徐夫人不解。
“可能会影响未来世界格局的大事。”
随后,砰的一声关上了门,留下了愣在原地,一脸懵逼的徐夫人。
......
“老李,你睡了没?”
“不管睡没睡,都赶紧去下所里集合。”
“还有,记得帮我叫下所里其他人哈。”
挂断电话之前,徐天胜还不忘最后叮嘱了一句。
半个小时后。
光电所的核心人员。
基本都到齐了。
“老徐啊,都一把年纪了,还这么急躁。”
左手边的一位五十多岁的科研人员说道。
“都这么晚了,有啥事不能明天讲嘛。”
“等不到明天了。”
徐天胜也不是什么磨磨唧唧的人,直接打开了电脑,插入了自己的U盘。
“是这样的。”
“我刚刚收到了一封邮件。”
“这封邮件的内容,绝对会让你们震惊的。”
等待开机的过程中,徐天胜解释道。
“有什么邮件能让我们震惊的?”
“难不成是你老徐,评选上了院士?”
开口的是陈大石。
他本身不仅是光电所唯二的院士,而且还是龙科院副院长,兼光电所所长。
也只有他,才能调侃徐天胜了。
听到这话,在场的几个都呵呵笑了起来。
他们年过半百,又在国内最顶尖的研究院工作。
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能让他们震惊的,或许只有“院士”这个称号了。
“马上你们就知道了。”
徐天胜神秘的卖了个关子。
打开了那封邮件。
半个小时后。
龙科院光电所。
才响起了一声又一声的惊叹。
“怎么样,是不是很震撼?”
徐天胜脸上有些得意。
几人互相对视了一眼。
都能看的彼此之间眼底的激动神色。
“王院士,咱们这群人里,你是最专业的,发表下意见吧。”
陈大石开口道。
与网上那些经常出没在各大媒体、营销号的“专家”不同。
王林,这位专家,可是实打实的专家。
光电所的另外一名院士。
出身于教师之家,从小便展露了他天才般的光环,岁就被华清大学破格录取。
如今已经是光电技术专家,龙国科学院光电所院士,龙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龙国华清大学,京北大学等一众名校研究院的名誉院长。
“我能有什么意见?”
“有些地方,我都从来没有往这个方向想过。”
“比如说这个光速矫正器的设计思路。”
“这,简直太完美了。”
“真是天才。”
王林发出一声感慨。
“这份设计方案,我认为,确实是目前最能研制出光刻机的一套。”
王林给出了结论。
陈大石也点了点头,表示认可这种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