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三国:上将潘凤 > 第18章:十七禁律五十四斩

第18章:十七禁律五十四斩(1 / 2)

总结一句,沮授的一生就像一个华丽的茶几,上面却摆满了杯具。

在汉末三国时期,他是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奇才,个人还十分有远见,而且对主君忠心耿耿;若不是他效忠的对象是袁绍,以他的能力和品行,在汉末三国的人气绝对不会比荀彧、郭嘉差多少。

就是可惜他跟错人了。

心中感叹沮授悲剧的一生,潘凤取出一枚将令,对着潘凤大声道:

“骑都尉沮授,今命汝为监军,掌管军中法度。”

“诺!”

面对潘凤的任命,沮授恭敬地作揖一拜,脸上露出郑重的表情。

随后,潘凤接着大声道:

“今我冀州牧拜封冀州上将潘凤,率冀州大军讨伐逆贼董卓,特将《军律》号令于全军将士。王法无亲,军法无情,有违误者,皆依十七禁律五十四斩处置!”

“十七条禁律者:悖军、慢军、懈军、构军、轻军、欺军、淫军、谤军、奸军、盗军、探军、背军、狠军、乱军、诈军、弊军、误军!”

“五十四斩者: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

“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此谓慢军,犯者斩之。”

“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慢,声号不明,此谓懈军,犯者斩之。”

“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此谓构军,犯者斩之。”

“扬声笑语,蔑视禁约,驰突军门,此谓轻军,犯者斩之。”

“所用兵器,弓弩绝弦,箭无羽镞,剑戟不利,旗帜凋弊,此谓欺军,犯者斩之。”

“谣言诡语,捏造鬼神,假托梦寐,大肆邪说,蛊惑军士,此谓淫军,犯者斩之。”

“好舌利齿,妄为是非,调拨军士,令其不和,此谓谤军,犯者斩之。”

“所到之地,凌虐其民,如有逼淫妇女,此谓奸军,犯者斩之。”

“窃人财物,以为己利,夺人首级,以为己功,此谓盗军,犯者斩之。”

“军民聚众议事,私进帐下,探听军机,此谓探军,犯者斩之。”

“或闻所谋,及闻号令,漏泄于外,使敌人知之,此谓背军,犯者斩之。”

“调用之际,结舌不应,低眉俯首,面有难色,此谓狠军,犯者斩之。”

“出越行伍,搀前越后,言语喧哗,不遵禁训,此谓乱军,犯者斩之。”

“托伤作病,以避征伐,捏伤假死,因而逃避,此谓诈军,犯者斩之。”

“主掌钱粮,给赏之时,阿私所亲,使士卒结怨,此谓弊军,犯者斩之。”

“观寇不审,探贼不详,到不言到,多则言少,少则言多,此谓误军,犯者斩之。”

一连十几个“斩之”,配合着潘凤杀气腾腾的语气,直教数万大军鸦雀无声,不少士兵被吓得战战兢兢、站立不稳。就是围观的百姓,都被潘凤给吓到了。

这个年代的士卒和百姓,哪见识过这么严苛的军法啊?

对此,潘凤面不改色。

古代军队的军纪,除了岳家军和戚家军,其它军队大多比土匪强不到哪去,这也是所谓‘匪过如梳,兵过如蓖’。

相比起来,汉代的军队比之后世的宋明军队,军纪倒是要好不少,毕竟这时候当兵打仗还是出人头地的方式,士兵也还不是后来的‘贼配军’。

但进入汉末三国时,随着秩序崩坏,各方势力的军队军纪就开始直线下降了,其中点名董卓的西凉军,那真是披着官军皮的土匪强盗,另外曹操麾下的青州兵也好不到哪去。

最新小说: [原神]全提瓦特都是我爹 三国凶神:曹贼的贴身女婿 谁给大明续命了?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开局刺杀皇帝:你赶紧灭我九族吧! 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 年轻气盛八皇子 谍海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