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这小子有秘密(1 / 2)

原来是因为临近北平,军队要扩散开来。

这其实好办。

军队从哪里调来的回哪去。

各回各家。

各找各妈。

并不难。

因为有朱富贵的影响。

朱高煦很想对这些兵士做些什么。

比如提高士兵的待遇。

搞个什么烈士家属之类的。

又或者搞个英雄纪念碑之类的。

关键是把卫所这种制度做个深入彻底的改革。

有了后世的知识。

他再也不觉得皇爷爷的卫所制度有多优越了。

没错,省钱是省钱了。

等过两代这些兵二代兵三代还能打仗不?

关键是人家不当兵还不行。

你说皇爷爷,你这事做的就忒不地道了。

人家愿当兵不愿当兵。

是一回事。

能不能当又是另一回事。

瘦了吧唧你让他抗大刀冲锋,那跟送死没区别好吧。

朱高煦都忘了。

他以前可不是这么认为的。

只觉得好。

不然老爹凭什么每次北征漠北都是几十万几十万的大军。

那就是征兵成本低。

不然光靠大明朝那点税银一战就能回到开国前。

不过现在还不是搞这些的时候。

也轮不到自己搞。

这些都是朝廷制度。

牵一发而动全身。

要改一处,就得全面改革。

现在还不是动这个脑筋的时候。

所以就听着老朱把几十万大军分拆。

自己看着走走过场。

这场会议真正的主角却是那个携家属远遁的阿鲁台。

他在这个时候派出了使者向朱棣言和。

机时真好。

要是等朱棣回来京城。

那就不是一天两天能确定的了。

内阁朝会少不了墨迹一段时间。

既然是求和当然就要拿出诚意。

草原能有什么?

战马呗。

又是军需物资。

阿鲁台的使者自然早就得了阿鲁台的嘱咐,要战马自然没有问题。

朱棣感觉就像又打了一个胜仗一样。

其他的武勋也觉得与有荣焉。

要是以前朱高煦也会很兴奋。

叫嚷着自己要优先挑选好马。

然后其他武勋也会一起起哄一下。

朱棣也乐得见到众将士和睦。

不过等朱棣与阿鲁台使者商量完毕,朱高煦却没有像往日一样跳脱。

【宁阳侯陈懋】说:“看来我们的二殿下还没睡醒。”

其他人一听都哈哈大笑起来。

朱棣:“老二,你要是太累了就再去歇息一下。”

“记得乘坐车辇,不要骑马了。”

朱高煦却没有理会大家。

对阿鲁台使者拱拱手说:“不知道使者除马匹能贡给,还有什么可以上贡的吗?”

阿鲁台使者邹着眉头说:“难道战马还不够吗?”

“难道大明还要我们的女人?”

“阿鲁台倒是有一个小女儿,要是二太子同意,我可以替阿鲁台大人答应送给您。”

朱高煦赶紧打断他。

‘贡品,女人这些就算了。’

‘太子这种称呼可要不得。’

鞑靼、瓦剌承袭的都是旧元蒙古文化。

只要是皇帝的儿子都贯以太子称号。

一二三四这么排下去。

更早时期的蒙古继承文化是“幼子守灶”,也称“幼子继承制”。

其他儿子先分家立户,由最小的儿子再继承父亲剩余的财产及社会地位。

举个简单例子。

朱棣当了皇帝。

这个皇帝位置可不是嫡长子继承。

相反。

最新小说: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开局征服太子妃,成就至尊九千岁 无敌七皇子 请皇兄赴死,老六我登基了!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大夏摄政王 红楼:选项系统助我位极人臣 穿成土匪?那就造反当皇帝! 无耻女县令震惊朝野 大唐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