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汉威天下之刘襄 > 第四百七十九章 参谋部

第四百七十九章 参谋部(1 / 2)

参谋部?」

群臣对于这个后世方有的军事机构感到十分陌生,疑惑不解道。

「晁错。」

「臣在。」

「汝自称熟读经典,过目不忘,可否能背诵太公望之《六韬》?」刘襄没有理会群臣,开口唤出晁错。

「留侯曾于石桥得黄石公相传《六韬》,辅佐高皇帝平定天下以后,将《六韬》赠予萧相国,萧相国则将《六韬》放置于天禄阁珍藏。」

「臣蒙陛下圣恩,得以遍阅天禄阁藏书,《六韬》博大精深,集诸夏兵法之大成,臣多次阅览之,自然可以全书背诵。」

「不知陛下想要臣背诵全书,还是背诵其中一篇?」晁错恭声问道。

要做好学问,就不要做官。晁错和贾谊这两个治国理政的好苗子之所以如今没有身居要职,就是因为刘襄希望两人趁着年轻能够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提高学问上去。

若是两人现在身居要职,恐怕就无法静下心来学习知识,会如同李斯一般将自己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政客。

「便将《六韬》·龙韬·王翼篇背诵一下吧。」刘襄沉声说道。

「是。」

「武王问太公曰:「王者帅师,必有股肱羽翼,以成威神,为之奈何?「太公曰:「凡举兵帅师,以将为命,命在通达,不守一术;」

「因能受职,各取所长,随时变化,以为纲纪。故将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应天道。」

………

「术士二人,主为谲诈,依托鬼神,以惑众心。方士二人,主百药,以治金疮,以痊万病。」

秦朝焚书坑儒与项羽火烧秦宫殿以后,六国经典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宣室殿内的臣子除了张苍等少数大臣以外,多数人还是第一次听《六韬》。

「太公望--周武王伐纣灭商的第一谋士,周王朝最高军事统帅。殷商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居多。」

「朕也曾多次翻读《六韬》,而朕要设立的参谋部就是从王翼篇与田禄伯的教训中得到的启发。」

「一人精力终究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能考虑周到,尤其是在战机稍纵即逝的战场上,故而我大汉军队中需要有太公望所言「股肱羽翼七十二人」,朕将军中此类人才成之为参谋,用以辅佐曲军侯以上将领。」

「于朝堂设立参谋部这一新官署,地位等同于九卿官署,负责组织计划军队的编制、装备、训练、兵役、动员、战场准备、作战指挥等方面,并负责组织各部门的协同,调节和解决军事工作同有关的各项问题。」

「参谋部人员需囊括兵家、杂家、墨家、纵横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学者以及富有作战经验的军官。」

「参谋部最高官职为参谋长,位居九卿之上,三公之下,统辖各级参谋,对朕负责。」

「凡我大汉将军领军出征,或在外驻扎皆需设参谋分部,军中置一军参谋主管参谋分部之事,军参谋仅低于主将,高于随军诸将。」

「部、曲两级同样需设立随军参谋,称为部参谋、曲参谋。部、曲两级可设立不超过三十人的小型参谋分部,具体安排由军参谋决定。」

「参谋部平时不涉练兵,统兵诸事宜,专注谋划。不过战时行军打仗不能绕过参谋部,由参谋部统筹规划作战安排,参谋分部协助主将制定作战计划,并负责组织各官署的协同,调节和解决军事工作同有关的各项问题。。」

「此便是朕关于我大汉军制的初步改革,以及参谋部为何官署,诸位爱卿可有何疑惑?」刘襄缓缓说道。

「启奏陛下,依照陛下所言,我大汉军、部、曲三级都存在参谋分部,而主将、部校尉、军侯的军事行动都需要与参谋分部协商。」

「臣以为如此恐怕不利于将领的发挥,参谋分部类似于监军,而权利却大于监军,能够随时阻止将领的军事行动。」

「当年燕、晋两国派兵进攻齐国,齐景公派司马穰苴领兵迎敌,又担心司马穰苴拥兵自重,乃派宠臣庄贾监军。」

「庄贾自持齐景公宠爱,不将司马穰苴放在眼中,甚至故意拖延到达军营的时间,使得司马穰苴军中威望动摇,士兵人心惶惶。」

最新小说: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 [原神]全提瓦特都是我爹 三国凶神:曹贼的贴身女婿 谍海青云 谁给大明续命了? 年轻气盛八皇子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开局刺杀皇帝:你赶紧灭我九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