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好奇,没想到大清还有这样的能人。
“那你是如何解决甘肃九百多万人的生路问题的。”
王亶望恭敬道。
“臣实属无奈,在甘肃境内募捐银两解救百姓,凡是捐银或是捐粮者,均赠送国子监身份。”
“臣牢记皇上教诲,体恤爱民,不但浦桥修路,还给皇上甘肃修建了行宫,还有庄园,以供皇上巡行甘肃时歇脚。”
乾隆大喜,实在没想到王亶望是这样一个妙人。
特别和他的心意。
龙颜大悦。
“王亶望,办差有功,即可升任陕甘总都,赏三眼花铃。”
王亶望喜出望外,没想道在甘肃熬了这么多年,终于出头了。
陕甘总都,官位何其大。
当即打算下朝后好好庆祝一下。
此时他并没有想到。
正在甘肃行军受阻的阿贵正在向朝廷上奏折。
希望朝廷能够宽限他们他们班师回朝的时间。
……
大雨倾盆。
半夜十分。
阿贵突然被一声大叫给惊了起来。
“将军,将军有粮食了,有粮食了啊。”
一名兵士哭喊着冲进了啊贵的大帐。
将手中的信件递了上去。
“将军,我和珅从来不说谎话,我有一亲戚,世代经商,在离大营不远处的山洞里藏有粮食十万斤,望将军笑纳。”
阿贵大喜。
他实在没想到,和珅竟然说的是真的。
真的有粮食。
急忙冲出大营。
“快,三十里外,山洞,运粮食回来。”
又急忙回到帐篷内。
急笔写起了奏折。
“臣,阿贵,途径甘肃,大雨两月有余,道路泥泞不堪,军粮供给中断,众将士已经三日未食。幸有和珅资助军粮十万斤,得意度过难关,请奏皇上嘉奖和珅,并付购粮款十万两两白银。”
写完奏折,阿贵急忙安排信使百里加急。
将奏折往京城传递而去。
山洞中,拍去的兵士果然在洞中找到了粮食。
阿贵心里的焦虑终于放了下来。
“这和珅,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亲戚。”
“深不可测,看来我一定要好好的关照一下此人。”
……
一个星期后,和珅换了实数匹快马后。
终于将奏折送到了皇宫之中。
此时乾隆皇帝正在太和殿批阅奏折。
接到军机处呈递上来的奏折。
急忙查阅了起来。
奏折中写道。
“臣,阿贵,途径甘肃,大雨连绵,已下两月有余,道路泥泞,无法行军,粮草供应中断,已无粮可食,望皇上延期归京时间。”
乾隆大惊。
心里狐疑了起来。
王亶望不是说甘肃大旱两年吗?
现在怎么成了大雨已经下了整整两个月。
大军被困,无粮可是食。
“混账,到底是谁在骗朕,真是岂有此理。”
乾隆大喝一声,将手中的奏折猛的摔在了地上。
作为一个自恃聪明的皇帝,他没想到竟然有人敢骗子。
那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
“来人,传粘杆处,秘密调查甘肃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