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大明:太孙之争,我朱允熥要逆袭 > 第67章 打破科举制的桎梏

第67章 打破科举制的桎梏(1 / 2)

若是能把火车道修遍了整个大明,那朝廷就可以把全国的物资全都集中在京师。

如此,对我大明的长治久安岂不又是一个重大促进吗?

而且,这铁路还可以快速运兵,原本从京师派兵去攻打北元,路上都要走一两个月。

如今,恐怕只需要几天就可以抵达!

这对大明的安全可太重要了。

朱元璋看着这小火车从自己面前驶过,可谓是浮想联翩啊!

他想了很多,越想越是激动。

朱元璋说道:“那就马上安排,准备好物料,择吉日开始建设!”

“只是,这修建铁路,是不是也需要一大批的成熟工匠呢?”

朱允熥笑着说道:“皇爷爷,其实,铺路是很容易的事,我只需要培养一批工匠,让他们按照我设定好的标准去进行即可。”

朱元璋说:“如此甚好!这件事情就交给熥儿你去准备吧。”

“此外,你看你若是需要帮手,就跟咱说,咱帮你找人!”

朱允熥笑着说道:“恐怕朝野之内,并没有我需要的人。”

“皇爷爷,孙儿以为,股取士之外,还应该再专门办理一所学校,专门培养工科类的人才,只有如此,咱们才能让大明发展得更好!”

朱元璋又一次陷入到了沉吟之中。

他虽然出身贫贱,是农民出身,这辈子当过和尚要过饭。

但是,他骨子里对于文人还是很推崇的。

打天下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好几个得力文人的支持,像李善长、刘伯温,都是他的谋士。

他认为,这天下,让文人帮助治理,不仅威胁不大,而且效果应该也不会差。

这是前朝已经验证过的。

工匠之类呢,在朱元璋的眼里,都属于比较下贱的行当。

专门为工匠设立学校,是不是有点儿太岂有此理了点?

朱允熥挠了挠头。他知道,朱元璋内心是有偏见的。

这个偏见,恐怕短时间里是改变不了的。

只能是慢慢地说服他了。

“熥儿,你说建立工科学校,那么谁人去这学校学习呢?”

朱允熥说:“自然是让读过书的人择优录取进这学校学习,他们学有所成之后,就封到各官营的矿山、工场去做事领取工钱。”

朱元璋说道:“读书人,一向以考取功名做官为目标。”

最新小说: 无耻女县令震惊朝野 开局征服太子妃,成就至尊九千岁 请皇兄赴死,老六我登基了!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无敌七皇子 大唐小兵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红楼:选项系统助我位极人臣 穿成土匪?那就造反当皇帝! 大夏摄政王